资源简介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1—92页第6单元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多媒体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一块布料三角样,颜色鲜红真漂亮。少先队员才能有, 每天佩戴不要忘。它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国旗的一角。怎样算出红领巾的面积呢?(1)猜测: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相关呢?(2)回顾: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出转化的数学思想。(3)方案:三角形是有不同种类的,你想怎样研究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找到学生学习起点,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学具:老师为每个同学都准备了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就让我们借助手中的学具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吧?出示活动要求。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完善。3. 汇报。预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点拨:(1)如何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2)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提出结论,再通过拼、观察、发现、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4. 总结:这些同学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追问:为什么要除以2?相机板书。谁来完整地说一说: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5. 微课:其他推导方式。6. 字母公式。S=ah÷27. 数学文化和思政教育。小结:刚才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得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我们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了。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强调书写格式。小结:要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四、巩固新知,加深理解。1. 基本练习:计算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的面积。2. 变式练习: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实际用:这个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分米的铝合金板重70克,这块标志牌重量是多少?渗透安全教育。4.拓展练习:比一比下面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5.趣味练习。【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对应,明确计算面积的关键所在,感悟对应思想的价值和作用。在变式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五、回顾总结,反思提高。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如果以后再碰到不会计算面积的新图形,你打算怎么办?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猜想验证 未知 三 角 形 面 积 =底 × 高 ÷ 2 S =ah÷2总结 转化运用 已知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