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实验演示:倾斜木板,将小车置于木板顶端,观察小车下滑的过程.小车沿斜坡下滑,下滑速度与其下滑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填写下表:t/s 1 2 3v/(m/s) 2.5 5 7.5 2.v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v=__2.5t__.探究新知通过学习此题,我们知道可以用列表格、写式子和画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讨论:你认为这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引起思考.建议: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发言.●复习导入 结合前面所学的例子说说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三种函数表示方法的优缺点:(1)__解析式法__能明显地显示出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但是具有局限性.(2)__图象法__形象直观,但画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往往不够准确.(3)__列表法__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它在求对应值时,往往需要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学习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与建议】教学:旧知唤醒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的思考.建议:教学时,可以先提问有关函数的例子,让学生叙述这些函数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这样表示的优缺点有哪些.◎命题角度1 利用图象解决函数问题图象法的优点: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图象也可以直观地研究它们的性质,如图象的位置、最大值、最小值、增减性等.【例1】爷爷在离家900 m的公园锻炼后回家,离开公园20 min后,爷爷停下来与朋友聊天10 min,接着又走了15 min回到家中.下面图形中表示爷爷离家的距离y(m)与爷爷离开公园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是(B)【例2】某型号汽油的金额y(元)关于数量x(L)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种汽油的单价是每升__7.09__元.◎命题角度2 利用表格解决函数问题根据表格中已列出的自变量的值,可以直接查到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例3】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B)x -1 0 1y -1 1 3 A.y=x B.y=2x+1 C.y=x2+x+1 D.y=【例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简称音速)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知,音速y随气温x的升高而__加快__.在气温为20 ℃的一天召开运动会,某人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0.2 s后听到了枪声,则由此可知,这个人距发令地点__68.6__m.气温x/℃ 0 5 10 15 20音速y/(m/s) 331 334 337 340 343◎命题角度3 利用解析式解决函数问题利用解析式解决函数问题时,关键是要学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准确地将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论抽象为数学语言,再转化成函数解析式,最后利用函数解析式来解决问题.【例5】已知A,B两地相距3 km,小黄从A地到B地,平均速度为4 km/h.若用x表示行走的时间(h),y表示余下的路程(km),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D)A.y=4x(x≥0) B.y=4x-3(x≥)C.y=3-4x(x≥0) D.y=3-4x(0≤x≤)【例6】某水库的水位在5 h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 m,水位以每小时0.3 m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m)关于时间x(h)(0≤x≤5)的函数解析式为__y=6+0.3x__.◎命题角度4 利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转化解决问题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相互转化,应根据题意灵活选择.注意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与对应函数图象的关系.【例7】某校办工厂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以后每年增加2万元.(1)写出年产值y(万元)与年数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估计10年后该工厂的产值.解:(1)y=15+2x(x≥0),图象如图;(2)当x=10时,y=15+2×10=35.答:估计10年后该工厂的产值为35万元.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会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函数图象,会利用图象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3.在读图、画图过程中,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能力,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画函数的图象.◆活动1 新课导入1.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y的取值范围是__2≤y≤4__.2.已知四个点(1,0),(0,-1),(2,-1),(-1,2),其中在函数y=-x+1图象上的点有__3__个.◆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79 练习下面的内容.提出问题:(1)函数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什么?(2)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3)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又该如何选择表示方法?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表示函数的三种常用方法是__解析式法__、__列表法__和__图象法__.2.表示函数时,要根据__具体情况__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时为__全面地__认识问题,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方法.注意:①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三种方法表示,例如气温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一般只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而不能用解析式法表示;②根据实际问题列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类似于列方程解应用题,只要找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即可,但要整理成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函数的形式.◆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80 例4.例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 cm,若底边长为y cm,一腰长为x cm.(1)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确定x的取值范围;(3)画出函数的图象.解:(1)依题意,得y=12-2x;(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3<x<6;(3)列表:x 3 4 5 5.5 6y 6 4 2 1 0描点、连线,其图象如图所示. 例3 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48 L,从某地出发,每行驶1 km,耗油0.6 L,如果设剩余油量为y(L),行驶路程为x(km).(1)写出y与x的关系式;(2)这辆汽车行驶35 km时,剩油多少升?汽车剩油12 L时,行驶了多少千米?(3)这辆汽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远能行驶多少千米?解:(1)y=48-0.6x(0≤x≤80);(2)当x=35时,y=48-0.6×35=27,∴这辆汽车行驶35 km时,剩油27 L;当y=12时,48-0.6x=12,解得x=60,∴汽车剩油12 L时,行驶了60 km;(3)令y=0,则48-0.6x=0,解得x=80,即这辆汽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远能行驶80 km.练习1.教材P81 练习第1,2,3题.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点P经过的路程为x,以点A,P,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B ) 3.一根弹簧原长13 cm,它能挂质量不超过16 kg的物体,并且每挂1 kg重物弹簧伸长0.5 cm.(1)求挂重物后的弹簧长度y(cm)与所挂重物的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用图象法表示该函数.解:(1)由题意,得y=0.5x+13;(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x≤16;(3)略.◆活动5 课堂小结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2.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函数.1.作业布置(1)教材P82~83 习题19.1第8,10,11,12题;(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