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 函数的图象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情景导入 大家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如图,一个细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水,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乌鸦喝到了水.很快,瓶中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了,乌鸦还没有解渴,它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高兴地飞走了.如果设衔入瓶中石子的体积为x,瓶中水面的高度为y,下面能大致表示上面故事情节的图象是(B)【教学与建议】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通过探究函数图象的一系列问题,理解图象的实际含义,直观感受数形结合解决这类问题的价值.●置疑导入 如图是摩天轮图片,展示问题.问题1: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坐在摩天轮上有什么感受?问题2: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这个变化有规律吗?问题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量?自变量是什么?填表:t/min 1 2 3 4 5 6 …h/m 11 37 45 37 11 3 … 问题4:对于t的每一个值,h有几个值与之对应?h是t的函数吗?图②直观地表示了h与t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函数图象的有关问题.【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补充释疑.◎命题角度1 利用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判断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将点的横坐标作为自变量x的值代入解析式求出函数值,看这个函数值与该点的纵坐标是否相等.【例1】下列四点中,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的是(C)A.(0,-2) B.(,0) C.(,2-3) D.(,2)【例2】已知四个点(1,0),(0,-1),(2,-1),(-1,2),其中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点有__3__个. ◎命题角度2 画函数图象画函数图象时要注意:(1)应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描点连线时,应用平滑的曲线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连接起来.【例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①列表:x … -1 0 1 …y … -3 -1 1 …②描点并连线;(2)判断点A(-3,-5),B(2,-3),C(3,5)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3)若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出m的值.解:(1)②如图所示;(2)点A,B不在其图象上,点C在其图象上;(3)m=5.◎命题角度3 根据问题情景,确定函数图象此类问题要求对函数图象及其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抓住图象中的转折点及拐点,这些拐点往往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数量关系发生改变的地方.【例4】如图是九年级某考生做的水滴入一个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保持不变),能正确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大致图象是(D) 【例5】“六一”儿童节前夕,某部队战士到福利院慰问儿童.战士们从营地出发,匀速步行前往文具店选购礼物,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按原速步行到达福利院(营地、文具店、福利院三地依次在同一直线上).到达后因接到紧急任务,立即按原路匀速跑步返回营地(赠送礼物的时间忽略不计),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战士们离营地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B)◎命题角度4 观察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时知道:(1)看清横纵坐标各表示哪个变量;(2)从左向右,分析每段图象上的自变量和函数值如何变化;(3)平行于横轴的线段,自变量在变,函数值不变.【例6】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D) 【例7】小军上午从家里出发,骑车去一家超市购物,然后从这家超市返回家中.小军离家的路程y(m)和所经过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小军家与超市相距3 000 mB.小军去超市途中的速度是300 m/minC.小军在超市逗留了30 minD.小军从超市返回家比从家里去超市的速度快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简单的函数图象.2.动手实验,通过列表、描点、连线,掌握基本的画图能力.▲重点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连线.▲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简单的函数图象.◆活动1 新课导入1.下列式子哪些是函数?是函数的请写出它的取值范围.(1)y>2x+4;(2)y=2x2;(3)y=;(4)y=;(5).2.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下,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称为潮汐,如图是我国某港某天0时到24时的实时潮汐图.图中的平滑曲线如实记录了当天每一时刻的潮位,揭示了这一天潮位y(m)与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函数图象.◆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75~76 部分内容.提出问题:(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S,你能写出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自变量x的一个确定的值与它所对应的唯一的函数值S,是否确定了一个点(x,S)呢?(3)你能完成表19 3吗?并把相应的点转化成坐标,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并用线连起来.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76 思考.提出问题:(1)气温T是时间t的函数吗?为什么?(2)这一天中,什么时刻气温最高?什么时刻气温最低?分别是多少?(3)这一天中,什么时间段气温在持续下降?什么时间段气温在持续上升?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__横、纵坐标__,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__图象__.注意:画函数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图象有端点时,要注意端点是否能取到,能取到的画实心圆点,不能取到的画空心圆圈.2.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1)__列表__: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2)__描点__: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3)__连线__: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注意:①列表时一定要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取比较合适的关键点;②连线时不要超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76 例2.例2 教材P77 例3.例3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D ) 例4 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如图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min)与离家的距离(m)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解:(1)根据图象,得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 500 m;(2)根据题意,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从8 min到12 min,故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 min;(3)一共行驶的路程为1 200+(1 200-600)+(1 500-600)=2 700(m),一共用了14 min.练习1.教材P79 练习第1,2,3题.2.下列各点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的是( B )A.(1,1) B.(-1,-1) C.(-1,1) D.(0,1)3.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则这个容器的形状是( C ) 4.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1)列表:x … -1 0 1 …y … -3 -1 1 … (2)描点并连线;(3)判断点A(-3,-5),B(2,-3),C(3,5)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4)若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m的值.解:(2)如图;(3)点A,B不在其图象上,点C在其图象上;(4)m=5.◆活动5 课堂小结1.函数图象的概念,根据给出的函数图象分析其中的信息,并解答相应的问题.2.知道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画出给定函数的图象.1.作业布置(1)教材P82~83 习题19.1第6,7,9题;(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