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

资源简介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类比导入 问题1
(1)解方程3x-6=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x-6的函数值为0
(3)从上述两个问题中,你能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吗?
(4)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并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
从数的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3x-6=0的解是一次函数y=3x-6的函数值为__0__时x的值.
从形的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3x-6=0的解是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与__x__轴交点的横坐标.
问题2
(1)解不等式:3x-4>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x-6的函数值大于0
(3)观察函数y=3x-6的图象,回答问题:
当x__>2__时,y=3x-6>0,当x__<2__时,y=3x-6<0.
从数的角度看:一元一次不等式3x-6>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3x-6中函数值__大于__0时x的取值范围.
从形的角度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x-6>0(或3x-6<0)可以看作是求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在x轴的__上方__(或__下方__)时点的__横__坐标的取值范围.
从以上过程中可以看出,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教学与建议】教学:类比方程、不等式与函数,找到方程、不等式和函数之间的联系.建议:在比较方程、不等式和函数时,要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去比较,同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直观演示函数图象.
●复习导入 (1)按照“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出一次函数y=x+2的图象;
(2)观察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指出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是多少?它与方程x+2=0的解相同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观察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这些点的纵坐标的符号是怎样的?
(4)观察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这些点的纵坐标的符号是怎样的?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方程、不等式建立起联系.建议:用描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可以多列出几组数对,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
◎命题角度1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如果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m,0),那么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为x=m.
【例1】直线y=ax+b(a≠0)过点A(0,-1),B(-2,0),则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为(C)
A.x=0 B.x=-1 C.x=-2 D.x=3
【例2】如图,已知直线y=ax-b,则关于x的方程ax-b=1的解是__x=4__.
      
◎命题角度2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直线y=ax+b在x轴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直线y=ax+b在x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例3】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C)
A.x<1 B.x>1 C.x<3 D.x>3
【例4】如图,直线l1:y=x+6与直线l2:y=-x-2交于点P(-2,3),则不等式x+6>-x-2的解集是(A)
A.x>-2 B.x≥-2 C.x<-2 D.x≤-2
◎命题角度3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如果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m,n),那么由交点坐标得到由这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
【例5】方程组没有解,由此可知一次函数y=2-x与y=-x的图象必定(B)
A.重合 B.平行 C.相交 D.无法判断
【例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6与直线y=2x-4的交点坐标为(-10,-24),则方程组的解为____.
◎命题角度4 利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例7】某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上网费有两种计算方式,方式A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收月基本费20元外,再以每分钟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设上网时间为x min,所需费用为y元.用函数方法解答何时两种计费方式费用相等.
解:yA=0.1x;yB=0.05x+20.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当每月上网时间为400 min时,两种计费方式费用相等.
【例8】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如图,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表示乙离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__l2__(选填“l1”与“l2”);甲的速度是__30__km/h,乙的速度是__20__km/h;
(2)甲出发多少小时后,两人恰好相距5 km
解:设甲出发x h后,两人恰好相距5 km.由题意,得30x+20(x-0.5)+5=60或30x+20(x-0.5)-5=60,解得x=1.3或1.5.答:甲出发1.3 h或1.5 h后,两人恰好相距5 km.
◎命题角度5 利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解决与几何知识有关的综合应用问题
求两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中常常设置的问题,求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时令y=0,求与y轴的交点坐标时令x=0,再利用坐标的几何意义求解.
【例9】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y=x+,y=-x+6,它们的交点为P,第一条直线交x轴于点A,第二条直线交x轴于点B.
(1)求A,B两点的坐标;
(2)用图象法解方程组
(3)求△PAB的面积.
解:(1)令y=0,则x+=0,解得x=-3,所以点A的坐标为(-3,0).令-x+6=0,解得x=4,所以点B的坐标为(4,0);
(2)如图,方程组的解是
(3)AB=4-(-3)=7,S△PAB=×7×3=.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重点
用一次函数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
▲难点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活动1 新课导入
1.已知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当x=2时,y=1,那么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y=x-2__.
2.一次函数y=x-2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__(2,0)__,一元一次方程x-2=0的解是__x=2__,想一想,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96 第1个思考.
提出问题:
(1)从形态上看,y=2x+1和2x+1=0有什么差别?
(2)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2x+1=0的解吗?为什么?
(3)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联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96 第2个思考.
提出问题:
(1)你能解思考中的三个不等式吗?
(2)画出直线y=3x+2的图象,请在图象上找出当y大于2、小于0、小于-1时,x分别在哪个范围内?
(3)比较(1)和(2)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3.教材P97 问题3.
提出问题:
(1)两个气球所在的海拔高度与上升时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函数表示吗?
(2)两个气球在某个时刻能否处于同一高度?为什么?
(3)由此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因为任何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变形为__ax+b=0__(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当于在某个一次函数y=ax+b的函数值为__0__时,求自变量x的值.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因为任何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变形为__ax+b>0__或__ax+b<0__(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当于在某个一次函数__y=ax+b__的值大于__0__或小于__0__时,求自变量x的__取值范围__.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1)一般地,因为每个含有未知数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改写成y=kx+b(k,b是常数,k≠0)的形式,所以每个这样的方程都对应一个__一次函数__,也对应一条__直线__,这条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x,y)都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由含有未知数x和y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__一次函数__,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这样的方程组,相当于求自变量为何值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多少;从“形”的角度看,解这样的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相应直线的__交点__坐标.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已知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a≠0)中,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那么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多少?
x -1 0 1 2 3 …
y 6 4 2 0 -2 …
  解:x=2.
例2 
对照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x取何值时,2x-5=-x+1
(2)当x取何值时,2x-5>-x+1
(3)当x取何值时,2x-5<-x+1
解:(1)由图象可知,直线y=2x-5与直线y=-x+1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当x=2时,2x-5=-x+1;(2)由图象可知,当x>2时,2x-5>-x+1.(3)由图象可知,当x<2时,2x-5<-x+1.
例3 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y=x+,y=-x+6,它们的交点为P,第一条直线交x轴于点A,第二条直线交x轴于点B.
(1)求A,B两点的坐标;
(2)用图象法解方程组
(3)求△PAB的面积.
解:(1)令y=0,则x+=0,解得x=-3,∴点A的坐标为(-3,0),令y=0,则-x+6=0,解得x=4,∴点B的坐标为(4,0);(2)结合图象,得方程组的解是(3)AB=4-(-3)=7,∴S△PAB=×7×3=.
练习
1.教材P98 练习.
2.已知函数y=kx+b,当x>5时,y<0;当x<5时,y>0,则y=kx+b的图象必经过点( B )
 A.(0,5)   B.(5,0)   C.(-5,0)   D.(0,-5)
3.若直线y=3x-1与y=x-k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为__<k<1__.
4.一次函数l1:y1=-x-和l2:y2=2x+1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交点坐标;
(2)求方程组的解;
(3)当y1>y2时,求x的取值范围;
(4)求不等式-x-≤2x+1的解集.
解:(1)(-1,-1);(2)(3)x<-1;(4)x≥-1.
◆活动5 课堂小结
1.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1.作业布置
(1)教材P99 习题19.2第8,13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