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问题1:小组互助学习是我们中学课堂的一大特色,下表是八年级(2)班周冠军“阳光组”一周的成绩表,请你算出该组每天得分的平均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得分(单位:分) 91 94 93 97 95
  问题2:下表是“阳光组”的四名同学某节课的得分情况:
姓名(编号) 小亮(A) 小红(B) 小英(C) 小超(D)
得分(单位:分) 24 20 16 18
  根据互助小组评价标准,A,B,C,D四名同学的得分按1∶2∶3∶4的比例确定小组的最后成绩,你能算出他们小组的最后成绩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创设情境,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建议:对学生展示的不同计算方法给予肯定,并借助其中一种求法导入加权平均数.
●置疑导入 某校举行了一场“森林卫士”的选拔活动,选拔分为100 m赛跑、举圆木、跨越障碍、紧急情况处理四项测试(每项满分10分).小宇、小东和小强都参加了选拔活动,他们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
100 m赛跑 举圆木 跨越障碍 紧急情况处理
小宇 9 10 9 9
小东 8 10 9 8
小强 10 8 9 9
  问题1:请你根据他们四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并确定冠军是谁.
问题2:如果将这四项得分按3∶3∶2∶2的比例确定他们的成绩,此时谁是冠军?
问题3:如果将这四项得分按4∶3∶1∶2的比例确定他们的成绩,那么谁能拿到冠军?
解:(1)小宇:(9+10+9+9)÷4=9.25;小东:(8+10+9+8)÷4=8.75;小强:(10+8+9+9)÷4=9,冠军是小宇;
(2)小宇:=9.3;小东:=8.8;小强:=9,冠军是小宇;
(3)小宇:=9.3;小东:=8.7;小强:=9.1,冠军是小宇.
【教学与建议】教学: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为进一步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命题角度1 求平均数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例1】一组数据2,5,5,6,7的平均数是(C)
A.3 B.4 C.5 D.6
【例2】一组数据2,3,4,x,6的平均数是4,则x是(D)
A.2 B.3 C.4 D.5
◎命题角度2 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例3】某校调查了20名男生某一周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这20名男生该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的平均数是(C)
次数 2 3 4 5
频数 2 2 10 6
  A.3次 B.3.5次 C.4次 D.4.5次
【例4】已知一组数据4,13,24的权数之比是1∶2∶3,则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是__17__.
◎命题角度3 加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据的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权的形式有比例的形式、百分比的形式、频数的形式等.“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例5】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三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写作能力 普通话水平 计算机水平
小亮 90分 75分 51分
小丽 60分 84分 72分
  将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由原先按3∶5∶2计算,变成按5∶3∶2计算,总分变化情况是(B)
A.小丽增加多 B.小亮增加多
C.两人成绩不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例6】小青八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阶段 平时 期中 期末
测验1 测验2 测验3 课题学习
成绩 88 70 98 86 90 87
(1)计算小青该学期的平时平均成绩;
(2)如果学期的总评成绩是根据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请计算出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
解:(1)(88+70+98+86)÷4=85.5(分);
(2)85.5×10%+90×30%+87×60%=87.75(分).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能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与运用.
▲难点
对“权”意义的理解.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概念.
2.数据1,2,3,4,5的平均数是__3__.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平均数打交道,但有时发现以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适用.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例如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作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图).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11 问题1.
提出问题:
(1)已知甲、乙两名应试者的成绩,如何确定应该录取谁?
(2)你能计算出甲、乙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吗?
(3)什么叫做权?什么叫做加权平均数?
(4)加权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12 思考.
提出问题:
(1)请按思考中的3∶3∶2∶2,分别算出甲、乙的最终成绩,并确定应该录取谁?
(2)请你谈一谈权的作用.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____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__重要程度__”.
3.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____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__f1,f2,…,fk__分别叫做x1,x2,…,xk的权.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12 例1.
例2 教材P113 例2.
例3 如果一组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那么a的值是( A )
A.8       B.5       C.4       D.3
例4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聘者进行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表所示:
应聘者 面试 笔试
甲 87 90
乙 91 82
  若公司分别赋予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
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7×6+90×4)÷10=88.2(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1×6+82×4)÷10=87.4(分).
∵甲的平均成绩较高,
∴甲将被录取.
练习
1.教材P113 练习第1,2题.
2.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三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写作能力 普通话水平 计算机水平
小亮 90分 75分 51分
小丽 60分 84分 72分
将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由原先按3∶5∶2计算,变成按5∶3∶2计算,总分变化情况是( B )
 A.小丽增加多 B.小亮增加多
 C.两人成绩不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3.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的,还有的捐50元或100元.统计图反映了不同捐款数的人数比例,那么该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__31.2__元.
4.小青九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阶段 平时 期中 期末
测验1 测验2 测验3 课题学习
成绩 88 70 98 86 90 87
(1)计算小青该学期的平时平均成绩;
(2)如果该学期的总评成绩是根据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请计算出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
解:(1)(88+70+98+86)÷4=85.5(分);
(2)85.5×10%+90×30%+87×60%=87.75(分).
◆活动5 课堂小结
1.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121~122 习题20.1第1,5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