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情景导入 果园里有100棵苹果树,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该果园里苹果的产量.你认为该怎样估计呢?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体现了怎样的统计思想?【教学与建议】教学:用来源于学生身边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建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思考如何选取样本,并用样本的数据估计总体.●置疑导入 为了响应节约用水的号召,某小区业委会随机调查了该小区20户家庭6月份的用水量,结果如下表:6月份用水量/t 5 10 12 15 18 20户数 3 5 5 4 2 1 (1)计算这20户家庭6月份的平均用水量;(2)若该小区有600户家庭,估计该小区6月份的用水量为多少吨.解:(1)=12.05(t);(2)12.05×600=7 230(t).【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身边生活事例的分析,感知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方法与意义.建议:提出问题:指出其中的“权”是哪些数?在本题中的含义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考虑样本与总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命题角度1 利用组中值和频数求平均数统计中常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求频数分布表或者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加权平均数.【例1】小王每个周一到周五的早上都会乘坐石家庄的110路公交车从柏林庄站到棉六站,小王统计了他40次乘坐的110路公交车在此路段上行驶的时间,并把数据分组整理,结果如下表,利用组中值,可得小王40次乘坐110路公交车所用的平均时间为__20.4__min.时间/(t/min) 12≤t<16 16≤t<20 20≤t<24 24≤t<28 合计次数 6 12 14 8 40 【例2】某部队为测量一批新制造的炮弹的杀伤半径,从中抽查了50枚炮弹,它们的杀伤半径(km)如下表:杀伤半径 20≤x<40 40≤x<60 60≤x<80 80≤x<100数量 8 12 25 5 这批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半径是多少千米?解:由上表可得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分别是30,50,70,90.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得==60.8(km).因此,这批炮弹的平均杀伤半径大约是60.8 km. ◎命题角度2 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者对考察对象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3】某中学生暑假环保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7,5,7,8,7,5,8,9,5,9.根据提供的数据,该小区2 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约(B)A.2 000只 B.14 000只 C.21 000只 D.98 000只【例4】某地区有一条长100 km,宽0.5 km的防护林.有关部门为统计该防护林的树木量,从中选出5块防护林(每块长1 km,宽0.5 km)进行统计,每块防护林的树木数量如下(单位:棵):65 100,63 200,64 600,64 700,67 400.根据以上的数据估算这一条防护林总共约有__6_500_000__棵树.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组中值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组中值.2.掌握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求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3.掌握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方法,并解决相关的问题.▲重点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难点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思想的认识.◆活动1 新课导入1.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 D )A.255分 B.84分 C.84.5分 D.86分2.如果一组数据a1,a2,…,an的平均数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3a1+2,3a2+2,…,3an+2的平均数是__8__.◆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114 探究.提出问题:(1)什么叫做组中值?(2)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组中值?(3)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数据中分布较为均匀,那么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4)如何计算某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5)当一组数据比较多而且无法全部计算时,如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各组的__组中值__(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__平均数__)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__频数__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2.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者对考察对象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实际生活中经常用__样本的平均数__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115 例3.例2 八年级某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情况如下(睡眠时间为x个小时):5≤x<6有1人,6≤x<7有3人,7≤x<8有4人,8≤x<9有40人,9≤x<10有2人.估计八年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 C )A.6~7 h B.7~8 h C.8~9 h D.9~10 h例3 某地区教育部门要了解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500名初中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回答问题.(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阅读数量最大?(2)这500名学生这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精确到1本)(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解:(1)这些课外书籍中,小说类的阅读数量最大;(2)(2.0+3.5+6.4+8.4+2.4+5.5)×100÷500≈6(本).答:这500名学生这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约6本;(3)20 000×6=120 000(本).答: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约是120 000本.练习1.教材P116 练习.2.某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八年级的200名学生中任选出10名学生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表:节水量/t 0.5 1 1.5 2人数 2 3 4 1 请你估计这200名学生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 C ) A.180 t B.200 t C.240 t D.360 t3.某校30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树2~5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类:A类2棵、B类3棵、C类4棵、D类5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D类学生有多少人?(2)估计这30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解:(1)由图可知,D类学生的人数为20-4-8-6=2(人);(2)(4×2+8×3+6×4+2×5)÷20=3.3(棵),则3.3×300=990(棵).答:这300名学生共植树约990棵.◆活动5 课堂小结1.组中值的概念,求一组数据的组中值.2.在统计中,用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情况的理解.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1.作业布置(1)教材P121~122 习题20.1第3,6题;(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