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1 相交线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出什么简单的图形?【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用剪刀剪布演示,抽象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建议:剪刀可以抽象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得出对顶角、邻补角.●归纳导入 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或形成)的?观察下图,图中有哪些角?图中有平角吗?平角是多少度?图中每一对角有什么关系?用量角器量量各角的度数.发现:∠AOC+∠AOD=__180°__,∠AOD+∠DOB=__180°__,∠AOC+__∠BOC__=180°,∠BOC+__∠DOB__=180°,∠AOD__=__∠BOC,∠AOC__=__∠DOB.【归纳】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__邻补角__,__邻补角__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__对顶角__,__对顶角__相等.【教学与建议】教学:让学生回顾角的两种定义(静态定义与动态定义),理解角的组成部分,导出邻补角和对顶角.建议: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角的性质.命题角度1 对顶角及邻补角的识别(1)邻补角既是邻角又是补角,也就是说这两个角既要在数量上满足和为180°,还要在位置上满足是相邻的关系;(2)对顶角的判断方法是:两个角有公共点,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即只有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才会出现对顶角.【例1】下列各图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D) 【例2】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D) 命题角度2 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计算运用对顶角相等与邻补角互补及其他知识(如角平分线的定义等)将角的位置关系转化为角的数量关系,再通过代数运算求解.【例3】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D)A.20° B.25° C.30° D.70°【例4】如图,∠1+∠3=70°,求∠2的度数.解:因为∠1=∠3,∠1+∠3=70°,所以∠1=35°,所以∠2=180°-35°=145°.命题角度3 对顶角、邻补角性质的应用利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可以求解不能直接测量的角的度数,作反向延长线构造能够直接测量的角,利用对顶角相等或邻补角互补,计算出角的度数.【例5】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的原理是__对顶角相等__.【例6】古城黄冈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桃林春色,柏子秋波”便是其八景之一.如图,你能设计出一种测量“柏子古塔”外墙底部的底角(图中∠ABC)大小的方案吗? 解:方案一:如图①,延长AB至点D,量出∠CBD的度数,∠ABC=180°-∠CBD;方案二:如图②,分别延长AB,CB至点D,E,量出∠DBE的度数,∠ABC=∠DBE.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辨别对顶角、邻补角,培养识图能力.▲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难点1.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2.初步体验推理的方法.◆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1.图片中有相交线和平行线吗?若有,请找出来.2.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的例子吗?◆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2 探究.提出问题:(1)用量角器度量出图5.1 2中∠1,∠2,∠3,∠4的度数,看一下∠1与∠2,∠1与∠4,∠3与∠2,∠3与∠4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判断一下∠1与∠3,∠2与∠4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观察图5.1 2中,∠1的两条边是什么?∠2的两条边是什么?∠1与∠2的两条边在位置上有何特殊关系?(3)观察图5.1 2中,∠1的两条边是什么?∠3的两条边是什么?∠1与∠3的两条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与∠4呢?(4)在图5.1 1剪刀把手之间的角的变化过程中,这些关系还存在吗?为什么?(5)什么叫做邻补角和对顶角?在图5.1 2中,哪些是邻补角?哪些是对顶角?(6)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能证明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两个角有一条__公共边__,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反向延长线__,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的__顶点__,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反向延长线_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3.对顶角__相等__.◆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3 例1.例2 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射线,则:(1)∠1的对顶角是__∠2__,∠3的邻补角是__∠BOE__;(2)∠5的对顶角是__∠AOD__,∠1的邻补角是__∠5与∠AOD__.例3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04°,求∠BOD和∠BOE的度数.解:∵OA平分∠EOC,∠EOC=104°,∴∠AOC=∠AOE=∠EOC=52°,∴∠BOD=∠AOC=52°,∠BOE=180°-∠AOE=180°-52°=128°.练习1.教材P3 练习.2.如图,∠α的度数等于(A) A.135° B.125° C.115° D.105° 3.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D) A.90° B.100° C.120° D.180°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1∶∠3=1∶8,求∠4的度数.解:设∠1=∠2=x.∵∠1∶∠3=1∶8,∴∠3=8x.∵∠1+∠2+∠3=180°,∴x+x+8x=180°,解得x=18°,∴∠4=∠AOC=∠1+∠2=2x=36°.◆活动5 课堂小结1.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2.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1.作业布置(1)教材P7~8 习题5.1第1,2,8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