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情景导入 两个车间,按计划每月共产生微型电机680台,由于改进技术,上个月第一车间完成计划的120%,第二车间完成计划的115%,结果两个车间一共生产微型电机798台,则上个月两个车间各生产微型电机多少台?问题1:这题包含几个相等的关系式?问题2:如果设两车间上个月各生产微型电机x台和y台,则可列方程组为____. 【教学与建议】教学:从数学问题直接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激情.建议: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思考,后讨论;然后找学生说出他的解题思路,写出解题过程.●置疑导入 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小明很快说出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45 cm和15 cm,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教学与建议】教学:观察图形解决几何问题,为本节课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奠定基础.建议:指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理解题意.命题角度1 配套问题配套问题的特点和数量关系如下表:类型 1∶n型 m∶n型含义 1个甲种物件和n个乙种物件配成一套 m个甲种物件和n个乙种物件配成一套数量关系 甲∶乙=1∶n 1×乙=n×甲 甲∶乙=m∶n m×乙=n×甲 【例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8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张白铁皮,用来制盒身和盒底,可以刚好制__144__套.【例2】某生产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生产的产品正好配套?解:设x名工人生产镜片,y名工人生产镜架.由题意,得解得答:20名工人生产镜片,40名工人生产镜架,才能使生产的产品正好配套.命题角度2 古代问题古代问题都有特殊的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情境,确定其中的数量关系及相等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及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例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记载:“今有清酒一斗直粟十斗,醑酒一斗直粟三斗.今持粟三斛,得酒五斗,问清、醑酒各几何?意思是:现在一斗清酒价值10斗谷子,一斗醑酒价值3斗谷子,现在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问清、醑酒各几斗?”如果设清酒x斗,醑酒y斗,那么可列方程组为(A)A. B.C. D.命题角度3 几何图形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图形,根据图形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确定相等关系,从而得到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解决问题.【例4】如图,在长为15,宽为12的长方形中,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5个小长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B)A.35 B.45 C.55 D.65【例5】餐馆里把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如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有20张同样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时的高度是__80__cm.命题角度4 行程问题行程问题要抓住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于上、下坡问题,要使学生弄清楚来回坡路的变化,从而找出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组.【例6】一条船顺水航行,每小时行驶22 km;逆水航行,每小时行驶18 km,设船在静水中速度为x km/h,水流速度为y km/h,则下列方程组符合题意的是(B)A. B. C. D.【例7】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平路与一段上坡路,如果骑自行车保持平路每小时行15 km,上坡路每小时行10 km,下玻路每小时行18 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29 min,从乙地到甲地需25 min,从甲地到乙地全程是__6.5__km.命题角度5 销售问题销售问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售价=标价×;利润率=×100%.【例8】小林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购买时,商品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标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下表:购买商品A的数量(个) 购买商品B的数量(个) 购买总费用(元)第一次购物 6 5 1 140第二次购物 3 7 1 110第三次购物 9 8 1 062(1)小明以折扣价购买商品是第__三__次购物;(2)求商品A,B的标价;(3)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几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解:(2)设商品A的标价为x元,商品B的标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商品A的标价为90元,商品B的标价为120元;(3)设商店是打m折出售这两种商品.根据题意,得(9×90+8×120)×=1 062,解得m=6.答:商店是打六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进一步经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会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问题中所蕴涵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难点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活动1 新课导入1.原材料费与原材料数量的关系:原材料费=原材料数量×__单价__.2.运费与产品重量和路程的关系:运费=产品重量×1吨/千米的运费×__路程__.3.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__列表__来理顺关系.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__8__元. ◆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99 探究2.提出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是什么意思?(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是什么意思?(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你能根据这些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吗?(4)如何表述你的种植方案?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100 探究3.提出问题:(1)对于此题应如何设未知数?(2)请完成P101表格;(3)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请完成P101填空.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方程组是解决含有多个__未知数__问题的重要工具,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中的__数量__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后,应进一步考虑它是否符合问题的__实际__意义.◆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上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y的式子表示地面总面积;(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21 m2,且地砖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15倍,铺1 m2地砖的平均费用为80元,铺地砖的总费用是多少元?解:(1)地面总面积为(6x+2y+18)m2;(2)由题意,得解得∴地面总面积为6×4+2×+18=45(m2).∴铺地砖的总费用为45×80=3 600(元).例2 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作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资金如下表:农作物品种 每公顷需劳动力 每公顷需投入的设备资金水稻 4人 1万元棉花 8人 1万元蔬菜 5人 2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投入的设备资金是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设备资金正好够用?解:设安排x公顷种植水稻,y公顷种植棉花,则(51-x-y)公顷种植蔬菜.根据题意,得解得那么种植蔬菜的面积为51-15-20=16(公顷).答:安排15公顷种植水稻,20公顷种植棉花,16公顷种植蔬菜,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设备资金正好够用.练习1.陈老师打算购买气球装扮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会场,气球的种类有笑脸和爱心两种,两种气球的价格不同,但同一种气球的价格相同.由于会场布置需要,购买时以一束(4个气球)为单位,已知第一、二束气球的价格如图所示,则第三束气球的价格为( C ) A.19 B.18 C.16 D.152.某校九年级(1)班40名同学为灾区捐款,共捐款1 0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则捐款20元的有__15__人.捐款(元) 10 20 30 40人数 6 ? ? 7 3.如图,用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宽为48 cm的大长方形,每块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解:设每块小长方形的长是x cm,宽是y cm.依题意,得解得答:每块小长方形的长是36 cm,宽是12 cm.◆活动5 课堂小结1.进一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学会利用列表格分析复杂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列出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102 习题8.3第6,7,8,9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