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1.2三边成比例或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1.2三边成比例或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三边成比例或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类比导入 
定义 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斜边与直角边(HL)
相似三角形 三个角分别相等,三条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能否类比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寻找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我们来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回顾,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尝试去判定三角形相似.建议:复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让学生自主归纳,强调三个条件,有利于相似三角形判定条件的确定.
●悬念激趣 
如图,现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测量某工具的内孔直径AB.若OC∶OA=1∶2,如果测得CD=8,那么AB=2×8=16.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建议:让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再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命题角度1 由三边关系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断三边是否成比例,先将三边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分别计算出比值,最后由比值是否相等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例1】已知△ABC三边长是,,2,与△ABC相似的三角形三边长可能是(A)
A.1,, B.1,, C.1,, D.1,,
【例2】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边是21 cm,则最短边为__9__cm.
*命题角度2 判定网格图中的三角形相似
判定网格图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一般要把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三角形的边长,最后利用三边成比例进行判定.
【例3】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B)
【例4】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图形叫做格点图形.如图,方格纸中的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试判断格点图形△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ABC与△DEF相似.理由如下:
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根据勾股定理易求得DE=,DF=2,EF=,AB=,AC=,BC=5,∴===.∴△ABC∽△DEF.
*命题角度3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解决三角形的边、角问题
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可以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求边长,利用对应角相等求角度.
【例5】如图,点D在△ABC内,连接BD并延长到点E,连接AD,AE,若∠BAD=20°,==,则∠EAC=__20°__.
   
【例6】如图,要使△ABC∽△DEF,则x的值是__40__,△ABC与△DEF的相似比是__3∶5__.
*命题角度4 利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当条件中有两边时,通常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判定三角形相似.
【例7】
如图,在△ABC中,连接点A与BC上一点 M,点N在AM上,已知CM=C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ABM∽△ACB B.△ANC∽△AMB
C.△ANC∽△ACM D.△CMN∽△BCA
【例8】如图,四边形ABCD,CDEF,EFGH都是正方形.
(1)△ACF与△ACG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2)求∠1+∠2的度数.
解:(1)相似.理由: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C==a,∵==,==,∴=.又∵∠ACF=∠GCA,∴△ACF∽△GCA;
(2)∵△ACF∽△GCA,∴∠1=∠CAF.∵∠CAF+∠2=45°,∴∠1+∠2=45°.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
2.会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的运用.
▲难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活动1 新课导入
1.如图,AB∥CD,AE=3,DE=2,则=____.
    
2.如图,已知AB∥CD∥E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C)
 A.=  B.=  C.=  D.=
3.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有SSS,SAS,ASA,AAS等方法,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也有类似的简单方法呢?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32 探究.
提出问题:
(1)改变任意角或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2)体会证明过程中△A′DE的作用.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33.
提出问题:
(1)尝试证明“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若把图27.2-8中的条件“∠A=∠A′”换成“∠B=∠B′”,那么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三边__成比例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__相等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33 例1.
例2 在△ABC中,AB=6,AC=8,在△DEF中,DE=4,DF=3,要使△ABC与△DFE相似,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BC=2EF(或∠A=∠D)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例3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90°,AB=7,AD=2,BC=3,如果边AB上的点P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AP的长.
解:设AP=x,则BP=7-x.
(1)当△APD∽△BCP时,则=,即=,解得x=1或x=6,符合条件;
(2)当△APD∽△BPC时,则=,即=,解得x=,符合条件.综上所述,AP的长是1或6或.
练习
1.教材P34 练习第1,2,3题.
2.如图,在 ABCD中,AB=10,AD=6,E是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与△CDE相似,则BF的长是(D)
 A.5     B.8.2     C.6.4     D.1.8
     
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画出梯形ABCD,连接BD,则∠BDC的度数是__135°__.
4.如图,在△ABC中,∠C=9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B=AE·AC,那么ED与AB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解:ED与AB垂直.理由如下:由AD·AB=AE·AC,得=.又∵∠A=∠A,可证明△ADE∽△ACB,∴∠ADE=∠C=90°,即DE⊥AB.
◆活动5 课堂小结
1.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作业布置
(1)教材P42 习题27.2第3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