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2 锐角的余弦和正切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2 锐角的余弦和正切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锐角的余弦和正切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归纳导入 1.如图,由Rt△AB1C1∽Rt△AB2C2∽Rt△AB3C3,得__==__=k.在Rt△ABC中,当锐角A的度数__一定__时,无论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__唯一确定__的.
2.当∠A=30°或∠A=45°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多少?
【归纳】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无论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唯一确定的.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锐角确定的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化,让学生发现邻边与斜边的比是确定的.建议: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规律.
●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
1.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的大小一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正弦?如何求一个角的正弦?
3.探究正弦的概念时,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4.类比正弦的情况,当锐角A大小确定时,∠A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确定的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先复习提问,再类比探究锐角的正弦的过程来探究锐角的余弦和正切.建议:通过画图强调锐角的正弦的内涵是无论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当锐角的度数一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固定值.
*命题角度1 直接求直角三角形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长,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例1】如图,在Rt△ABC中,∠C=90°,BC=12,AC=5,则cos B=____,tan A=____.
*命题角度2 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根据等腰三角形、菱形、圆等图形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求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例2】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D)
A.2 B. C. D.
【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 cm,底边长为10 cm,则底角的正切值为____.
【例4】如图,在⊙O中过直径AB延长线上的点C作⊙O的一条切线,切点为D.若AC=7,AB=4,则sin C的值为____.
*命题角度3 转化等角,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借助几何图形的性质或全等(或相似)等知识进行等角的转化,从而求解.
【例5】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B′,则tan B′的值为(B)
A. B. C. D.
   
【例6】如图所示,∠1的正切值等于____.
*命题角度4 利用已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
根据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确定其他三角函数值,设参数表示两边长,结合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例7】在Rt△ABC中,∠C=90°,若sin A=,则cos B的值是(B)
A.     B.     C.     D.
【例8】在△ABC中,∠C=90°,若tan A=,则cos B=____.
*命题角度5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边长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值表示出直角三角形的边,结合勾股定理求解.
【例9】如图,在△ABC中,∠C=90°,AC=12,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D,连接BD,若cos ∠BDC=,则BC的长是(D)
A.10 B.8 C.4 D.2
【例10】如图,在△ABC中,AB=15,AC=13,S△ABC=84,求sin A的值.
解:过点C作CD⊥AB于点D.
∵S△ABC=AB·CD,
∴CD===.
在Rt△ACD中,sin A===.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能运用余弦、正切的定义解决问题.
▲重点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以函数的角度理解正弦、余弦、正切.
◆活动1 新课导入
1.sin 30°=____,sin 45°=____.
2.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值__不变__.
3.在Rt△ABC中,∠C=90°,BC=2,sin A=,则AC的长为__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64 探究.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C′=90°,∠A=∠A′.
(1)求证:=;=;
(2)当∠A确定后,∠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确定吗?它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呢?
◆活动3 知识归纳
1.在Rt△ABC中,∠C=90°,锐角A的__邻__边与__斜__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__cos__A__,即cos A=____.
2.在Rt△ABC中,∠C=90°,锐角A的__对__边与__邻__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__tan__A__,即tan A=____.
3.锐角A的__正弦__、__余弦__、__正切__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值.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65 例2.
例2 如图,在Rt△ABC中,∠C=90°,tan A=,求sin A和cos A的值.
解:∵tan A==,设BC=2k,则AC=3k,∴AB===k,∴sin A===,cos A===.
例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5x·sin α+1=0的一个根为2+,且α为锐角,求cos α.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2,则(2+)x2=1,∴x2=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5sin α=(2+)+(2-),解得sin α=.设锐角α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长为4k(k>0),则斜边长为5k,邻边长为3k,∴cos α==.
练习
1.教材P65 练习第1,2题.
2.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过点A作AC⊥BC于点C,过点C作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 α的值,错误的是( C )
 A.    B.    C.    D.
     
3.如图,在Rt△ABC中,CA=CB,AB=9,点D在边BC上,连接AD.若tan ∠CAD=,则BD的长为__6__.
4.如图,在Rt△ABC中,∠C=90°,D是边BC上一点,AC=6,CD=3,∠ADC=α.
(1)试写出α的正弦、余弦、正切这三个三角函数值;
(2)若∠B与∠ADC互余,求BD及AB的长.
解:(1)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D=3,∴sin α=,cos α=,tan α=2;
(2)BD=9,AB=6.
◆活动5 课堂小结
锐角三角函数
1.作业布置
(1)教材P68 习题28.1第1,2题;
(2)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