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6讲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第6章图形的相似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并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2.会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并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知识点 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即学即练1】1.下列各组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 )A. B.C. D.【即学即练2】2.已知线段,线段,线段是线段,的比例中项,则线段 .2.比例的性质:(1)基本性质:如果,那么.(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微点拨】(1)两条线段的单位必须统一,若单位不同,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即学即练3】3.把ad=bc写成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即学即练4】4.若,则的值为 .考法01 比例的性质已知几个量的比值时,常用的解法是:设它们的比等于一个未知数,把题目中的几个量用所设的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消掉所设的未知数,即可求得所给代数式的值.【典例1】5.如果,则=( )A. B. C. D.考法02 成比例线段【典例2】6.下列各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1cm,3cm,4cm,6cm B.2cm,3cm,4cm,6cmC.3cm,5cm,9cm,13cm D.3cm,5cm,9cm,12cm题组A 基础过关练7.若,则的值为( )A. B. C. D.8.如果3x=4y(y≠0),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9.若,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10.在比例尺为1:800000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甲市与乙市之间的距离是2.5cm,则这两市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km.A.20000000 B.200000 C.200 D.200000011.已知,那的值为 .12.已知,那么 .13.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6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14.已知、、、是成比例线段,其中,,,则 .15.已知三个数、、,请你再添上一个数,使它们成比例,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数.16.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 cm,10 cm.(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你发现了什么?题组B 能力提升练17.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cm.那么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 )A.17km B.34km C.170km D.340km18.某地图上1cm2面积表示实际面积900m2,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A. B. C. D.19.若,则的值为( )A. B. C. D.20.已知线段,则线段的比例中项为( )A. B. C. D.21.如果a=3,b=2,且b是a和c的比例中项,那么c=( )A.± B. C. D.±22.若,且,则等于( )A.4:3 B.3:2 C.2:3 D.3:423.若=,则= .24.已知,则25.在比例尺为1:800000的盐城市地图上,大丰实验初中与滨海第一初级中学的图上距离为16cm,则实际距离为 km.26.已知,则=题组C 培优拔尖练27.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a=1,b=1,c=1,d=1 B.a=1,b=2,c=2,d=4C.a=1,b=3,c=2,d=4 D.a=2,b=1,c=8,d=428.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 )中,成比例的是( ).A.1,2,3,4 B.6,5,10,15C.3,2,6,4 D.15,3,4,1029.若线段x是3和6的比例中项,则x的值为( )A. B. C. D.330.4 与 9 的比例中项是( )A.36 B.6 C.﹣6 D.±631.如果=,那么的值是( )A. B. C. D.32.若=,则= .33.比例尺为1:9000的苏州市城区地图上,山塘街的长度约为40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km.34.线段c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其中a=4,b=5,则c=35.如果,那么= .36.在Rt△ABC中,斜边AB=205,,试求AC,BC的值.37.已知====k,求 k值.38.已知线段a=0.3m,b=60cm,c=12dm.(1)求线段a与线段b的比.(2)如果线段a、b、c、d成比例,求线段d的长.(3)b是a和c的比例中项吗?为什么?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分析】四条线段成比例,根据线段的长短关系,从小到大排列,判断中间两项的积是否等于两边两项的积,相等即成比例;不相等即不成比例.【详解】A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20×90=30×60,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B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4×10≠6×8,所以不成比例,符合题意;C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22×33=11×66,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D 、从小到大排列,由于4×4=2×8,所以成比例,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成比例线段.将所给的四条线段长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若最长和最短两条线段之积与另两条线段之积相等,则说明四条线段成比例.2.【分析】根据线段的比例中项的概念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线段是线段,的比例中项,所以:,因为:线段,线段,所以:, (负根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成比例线段中的比例中项,掌握比例中项的概念是解题关键.3.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 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ab=dc,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 ad=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由,设,然后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性质,设是解题关键.5.C【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用b表示出a,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记“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并用b表示出a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则四条线段a,b,c,d称为比例线段.【详解】解:∵3×4≠1×6,∴选项A不成比例;∵3×4,=2×6,∴选项B成比例;∵3×13≠5×9,∴选项C不成比例;∵3×12≠5×9,∴选项D不成比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的定义.7.C【分析】由,设 则再代入求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 ,设 则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设参数的方法解决有关比例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A.由比例的性质,得3x=4y与3x=4y一致,故A符合题意;B.由比例的性质,得4x=3y与3x=4y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由比例的性质,得4x=3y与3x=4y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D.由比例的性质,得xy=12与3x=4y不一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比例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分析】由 等式的两边都除以,从而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等式的两边都除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把等积式化为比例式的方法,考查的是比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详解】设这两市之间的实际距离为xcm,则根据比例尺为1:8 000 00,列出比例式:1:8 000 00=2.5:x,解得x=2000000.2000000cm=200k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跟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11.【分析】设x=3k,y=5k,其中(k≠0),代入即可消去k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可知,设x=3k,y=5k,其中(k≠0),则x+y=8k,∴,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算,属于基础题.12.【分析】由,设,则,再把的值代入代数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 ,设,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设参数法解决比例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3.26【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比例尺关系即可直接得出实际的距离.【详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6×1000000=2600000(cm)=26(千米).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比.能够根据比例尺正确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转换.14.【分析】根据比例线段的概念,列出比例式3:4=c:12,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b、c、d是成比例线段,∴a:b=c:d,∵a=3cm,b=4cm,d=12cm,∴3:4=c:12,∴c=9cm,故答案为;9cm.【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关键是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列出比例式,用到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15.可以添加的数有:,,.【分析】设添加的数为x,使2:4=8:x,或4:x=8:2或8:x=4:2,分别求出x的值.【详解】设添加的数为,当时,;当时,;当时,,所以可以添加的数有:,,.【点睛】考查了比例线段,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出各种情况.设出要添加的数,使这四个数各自成比例,算出x的值.16.(1)1440;900(2)成比例【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比例尺的比值关系得出实际距离;(2)、分别求出两地的图上距离之比和实际距离之比,从而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因此,新安大街的实际长度是16×9000=144 000(cm)=1440 m,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是10×9000=90000(cm)=900m;(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16∶10=8∶5,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之比是1440∶900=8∶5,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成比例.17.C【分析】要求3.4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厘米),17000000厘米=170千米,答: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比例线段,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8.B【分析】先设该地图的比例尺是1:x,根据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详解】解:设该地图的比例尺是1:x,根据题意得:1:x2=1:9000000,解得x1=3000,x2= 3000(舍去).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的比,根据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C【分析】由,可得:再代入代数式,约分后可得答案.【详解】解: ,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D【详解】试题解析:设a、b的比例中项为x,∵a=4,b=8,∴x2=ab=32,∴x=±4,即a、b的比例中等于4.故选D.21.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即,当a=3,b=2时,,解得.故选C.22.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若b2=ac,则b:c可求.【详解】∵a:b=3:2,且b2=ac,∴b:c=a:b=3:2.故选B.【点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比例式和等积式的互相转换,并能够熟练应用.23.﹣【分析】先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再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将分式化简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设,再将分别用的代数式表示,再代入约去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则,故,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用同一字母表示各数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25.128【分析】根据比例尺直角计算即可.【详解】解:设实际距离为xcm,∵比例尺为1:800000,∴16:x=1:800000x=1280000012800000cm=128km;故答案为:128.【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关键是明确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单位转换.26.##0.75【分析】设可得 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设再分别表示x,y,z是解本题的关键.27.C【分析】如果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详解】∵1×1=3×2,故选项A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1×4=2×2,故选项B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1×4≠2×3,故选项C中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2×4=1×8,故选项D中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线段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注意相乘的时候,让最大的和最小的相乘,剩下的两条再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28.C【分析】根据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1×4≠2×3,故本选项错误;B、5×15≠6×10,故本选项错误;C、2×6=3×4,故选项正确;D、3×15≠4×10,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用到的知识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注意在相乘的时候,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个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29.A【分析】根据线段比例中项的概念,可得x2=3×6=18,依此即可求解.【详解】∵线段的长x是3和6的比例中项,∴x2=3×6=18,∵线段是正数,∴x=3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定义.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比例中项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30.D【分析】设它们的比例中项是 x,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出 x2=4×9,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设它们的比例中项是x,则 x2=4×9,x=±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概念,用到的知识点是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基本性质,关键是根据有关定义和性质列出方程.31.B【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用x表示y,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x:y=4:3,∴x=y,∴==,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性质,根据比例的性质用一个字母表示另一个字母是解题的关键.32.【分析】由=,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3(2m﹣n)=n,则可求得m=n,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3(2m﹣n)=n,∴6m﹣3n=n,解得:m=n,∴=.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比例的性质特点.33.0.36.【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依题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得实际距离.【详解】解:设它的实际长度为x厘米,则:1:9000=40:x,解得x=360000.360000厘米=3.6km.故答案是:3.6.【点睛】考查了比例尺的定义.要求能够根据比例尺由图上距离正确计算实际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34.【分析】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可得c2=ab,从而易求c.【详解】∵线段c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c2=ab,∵a=4,b=5,∴c2=20,∴c=2(负数舍去),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中项的含义.35.【分析】设,然后根据比例的性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最后将a、b的值代入所求解答即可.【详解】设,则,解得,∴.【点睛】本题集中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代数式求值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6.AC=45,BC=200.【分析】根据可设AC=9x,BC=40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得AC、BC的值.【详解】解:设AC=9x,BC=40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x=5.∴AC=45,BC=200.【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等式进行求解.37.或﹣2.【分析】依据等比性质可得,=k,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k的值.【详解】∵,∴由等比性质可得,=k,当a+b+c+d≠0时,k==;当a+b+c+d=0时,b+c+d=-a,∴k=;综上所述,k的值为或-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的性质.38.(1)a:b=1:2;(2)d=240cm;(3)是,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a=0.3m=30cm;b=60cm,即可求得a:b的值;(2)根据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可得,再根据c=12dm=120cm,即可得出线段d的长;(3)根据b2=3600,ac=30×120=3600,可得b2=ac,进而得出b是a和c的比例中项.【详解】(1)∵a=0.3m=30cm;b=60cm,∴a:b=30:60=1:2;(2)∵线段 a、b、c、d 是成比例线段,∴,∵c=12dm=120cm,∴,∴d=240cm;(3)是,理由:b2=3600,ac=30×120=3600,∴b2=ac,∴b是a和c的比例中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成比例线段,判段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把四条线段按大小顺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之比与后两条线段之比是否相等即可;求线段之比时,要先统一线段的长度单位.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