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感受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正确读出11~20各数,知道它们的组成和大小顺序。2.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3.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生活、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发展数感。教学难点: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感受位值。教学过程:一、绘本故事,引入课题。(1)播放《古人计数》绘本故事,质疑:明明只有5颗石头,怎么会是老二打得多呢?(2)引出课题:古人用1颗大石头带表10,这种方法对我们现在认数有很大启发,今天我们在古人计数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展现数概念的源头,清晰呈现出数的发展和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二、动手操作,认识计数单位“十”。动手操作,摆一摆:用小棒表示11只羊,想一想怎么摆能让别人一下就看出是11?摆完再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搜集学情对比发现,说一说:(1)说说他是怎么摆的?数一数,进行验证。(2)比一比:这些方法中,哪种能让你一下看出是11根?预设: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再数一数,来比较一下。(对比2个2个数和1捆加1的方法)建立关系,做一做:(1)10根捆一捆,再次整理小棒,加深体验。(2)回顾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十”:在数学上1根小棒就是1个一,这样的10根就是10个一,把10根捆起来,也就变成了1个十,所以说10个一就是1个十,反过来1个十就是10个一。(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把10根小棒捆一捆,这个方法能更加快捷简便地表示出数量。借助这样的动手实践,学生深化了对“1个十”和“10个一”的认识,再次体会到“十”作为新的计数单位的价值所在。】三、认识11~20各数。1.认识11和12。(1)教师利用教具演示再增加1根小棒,提问:现在是几根呢?11是由多少组成的?(教师板书)学生当小老师,对照板书说11的组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摆一摆:小棒应该摆在12头上的什么位置呢?请你拿着小棒摆一摆,说说为什么这样摆。追问:为什么把一捆摆在数字1的上面呢 ?预设: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和1对齐,2根表示2个一,就和2对齐(3)小结:看来我们不仅要认识数,还要理解每一个数字在这里表示的含义。2.摆其他十几的数:像这样十几的数,你还能摆出哪些呢?拿出你的小棒,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指名汇报3.认识20。(1)动画演示小棒累加的过程,问:19再加1是多少?(2)谁来说说20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4.观察发现:仔细观察11-20,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1:这些数都是从小到大一次加1预设2:这些前面都有一捆。小结:像这样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5.辨析11。质疑:11中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预设:前面的1表示一捆,就是1个十,后面的1表示1根,就是1个一。小结:同样是1,写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设计意图: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通过摆小棒,在观察对比中,形成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的概念,建立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表象。借助辨析渗透位值制的思想。】四、感受数的大小顺序。1.这些数字我们每天都带在身边,他就藏在我们的尺子里,有几个数字跑丢了,你能帮忙找找吗?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1:从前往后看依次加1预设2:尺子上看见一个数,总能找到它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前一个数总是比它少1,后一个数总比它多1,数字所在的位置,也相差一个格子。3.练习:这些数的顺序你记住了吗?你能不能根据尺子上这些数字提一些问题,考考大家。老师也来考考你,接受挑战吗?(课件演示)4.过渡语:借助古人计数的启示和小棒的帮忙,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你们真是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小勇士,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数朋友,走进数学乐园去闯关。【设计意图:借助尺子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闯关游戏,巩固提升。第一关:准确数数圈一圈。请在学习单中数准10只圈一圈,再接着数一数。指名到白板上圈画展示第二关:开动脑筋猜一猜。根据提示猜出这个数字是几。乐学卡上答题反馈反馈:你是怎么想的呀?大家知道他错在哪了吗?3.第三关:火眼金睛找一找。尺子变魔术,变成一条线,15和18两个小淘气跑丢了,你能给他们送回家吗?学生白板展示,交流: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预设:15在10和20的中间,18靠近20,18与20中间只隔着一个19.【设计意图:创闯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巩固知识。基础题型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积累数数的经验。提高题针对数的组成,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针对易错点进行辨析。拓展题动态演示尺子抽象成数轴的过程,让学生估一估给数找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感。】课堂总结。生活中的数:其实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球员队服的号码,钟表的数,街道门牌号,电梯按钮,温度计等。(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借助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实践作业。用数学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之美。】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10个一 1个十……1个十 1个一 1个十 2个一 2个十1 1 1 2 2 0练习设计:1.基础练习:准确数数圈一圈( )只 ( )只2.提高练习:开动脑筋猜一猜(我是由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的。)A 31 B 13 C 12 D 16拓展练习: 认真观察找一找 (找一找15和18大约在哪里?)(10) (20)实践作业:用数学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