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从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学生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它既是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深入探讨,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前面学的克隆羊多莉,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使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成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命观念 形成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举例说明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比较遗传与变异、性状与相对性状,归纳它们的不同点。3.分析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过程,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分析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形成的差异,阐述性状、基因、环境的关系。探究实践 用黄豆培育成绿色豆芽,理解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态度责任 认同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与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我们知道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而整个生物圈的生命却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生物个体会繁殖后代。多媒体展示狗狗一家和猫咪一家的图片。提出问题:同窝小猫与母猫、同窝小狗与母狗长得一样吗?同窝小猫、同窝小狗都长得相同吗?由此,再想一想,自己的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为什么会与父母既像又不像呢?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教师讲述: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通过生命个体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生物圈的生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在前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接着我们就要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开始。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生物的性状教师过渡: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子代的性状与亲代的性状有关吗?多媒体展示一只狗的图片,思考:你会怎样描述这只狗?学生根据观察,描述狗的特征(狗的毛色、长短,耳朵的形状,瞳孔的颜色等)。教师讲述:性状的概念: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具有的性状吗?学生尝试举出身边的实例。多媒体展示教材P25的“观察与思考”。1.第一部分的四幅图:思考以下问题:(1)四幅图分别表示哪种生物的什么性状?(2)这些生物的这一性状有几种表现形式?(3)你还能举出其他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实例吗?(4)一种生物的所有性状可以仅凭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吗?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对方的下列性状。(1)耳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3)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教师巡视各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给予及时的提醒,帮助学生形成相对性状的概念。3.多媒体出示红辣椒和绿辣椒,狗的卷毛和狗的直毛,猫的折耳和狗的折耳,人虹膜的黑色、蓝色和棕色。思考:图片中显示的各组性状都属于相对性状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述:(1)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可以知道,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行为),等等。可见,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2)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3)判断相对性状的几个要点:①是同种生物。②是同一性状。③不同的表现形式。探究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学生讨论:任选一种性状,看看自己与父亲或者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过渡:父母的很多性状为什么会在我们身上出现?性状由什么控制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1.多媒体播放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的视频,并阅读教材P27“资料分析”。思考:(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2)控制这个性状的是什么基因?(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有什么关系?(4)由此推论,你认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学生仔细分析图文资料,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后积极思考,讨论后回答。提示:(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4)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教师讲述: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2.多媒体出示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及生长在北京和西藏的圆白菜个体大小及重量都不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生物性状表现还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拓展延伸:生物的性状只靠基因控制吗?教师提出问题:导致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变绿、以及生长在北京和西藏的圆白菜个体大小及重量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生物的性状只靠基因控制吗?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学讨论自己的观点。教师讲述:生物的性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多媒体呈现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关注转基因动植物、转基因药物、转基因食品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课外实践:设计对照实验,研究用黄豆培育成绿色豆芽的实验,分析性状与环境的关系。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几个概念: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认识常见的性状。由于有关性状、基因、遗传物质的传递等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抽象,所以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具体直观的素材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过程分析,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对图片的分析步步深入,通过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引导学生参与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增强了他们的比较归纳、分析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