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4.2.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4.2.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本节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合理营养,主要分析合理营养的内涵,结合本章前面两节内容进行总结升华,并通过为家人设计一份合理营养的午餐食谱的任务,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情感;第二部分是食品安全,主要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并学习食品安全法,培养法律意识。
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部分学生都在日常生活里被家人教育着要多吃青菜,少吃垃圾食品,但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离开家人,来到学校独立生活,生活判断能力较弱,偏爱于泡面等垃圾食品。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认知能力,增强对食品安全的常识性认识,通过设计合理营养的午餐食谱的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最后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实施这份午餐食谱,从而增加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和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实践。
生命观念 认同合理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科学思维 1.举例说明什么是合理营养。 2.结合教材和自身实际,阐述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 3.举例说出食品安全的实例。
探究实践 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态度责任 关注食品安全,养成合理膳食的行为。
教学重点: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合理营养;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生们常吃的零食及泡面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方便面,即泡即食,确实方便,旅行中便于携带,救灾中便于运输,可以解燃眉之急。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方便面不能代替正餐,方便面中淀粉、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低,营养不够全面、均衡,经常食用不符合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影响健康。什么样的膳食结构才算均衡合理?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卫生安全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合理营养
1.多媒体展示肥胖和瘦弱的学生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提示:肥胖是因为营养过剩,瘦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2.播放关于合理营养的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2的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理营养?
(2)说出合理营养的含义。
提示:(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3.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32—33图4—23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讨论图示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学生讨论后回答,答案可能出现多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纠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①早餐必须要吃好,主食为主,副食次之,不能偏食。②长期偏食、挑食,会造成体内某种营养素的缺乏,不能保持身体健康。③吃盐太多,容易使血压升高,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胃癌,易患感冒,加快骨钙丢失。④饮料含糖较多,甜饮料喝得多了,会影响正餐营养的吸收。⑤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
4.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不良饮食习惯外,在你身上还存在哪些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且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给出正确的饮食习惯建议。
5.教师进一步提问: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点拨:①不挑食、偏食、暴饮暴食。②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③每日三餐,按时进食。④少吃高脂肪食物。⑤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
教师过渡:我们了解了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为了让我们很好地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的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1)营养学家将食物分成哪几类?图示食物的比例有什么特点?
(2)一日三餐的合理能量占比是多少?
(3)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些什么?
(4)我们的饮食应遵循哪些准则?
提示:(1)营养学家把食物分为谷类、蔬果类、鱼肉蛋类、奶豆类、油脂类。其中谷类最多,油脂类最少。
(2)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即“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鱼肉蛋类、奶豆类食物。
(4)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酒,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的“设计”,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结合“提示”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示例:
食物 富含的营养物质
杂粮米饭 含有大量糖类(淀粉)
芹菜炒豆干 芹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豆干含有蛋白质
清蒸鱼 低脂肪,高蛋白
西红柿鸡蛋汤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
酸奶 增加钙质
探究二 食品安全
教师过渡:如果要做一份我们自己设计的营养午餐,要先去市场买菜,这就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食品安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的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食品包装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或保质时间进行推算,就可以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可以知道蔬菜的新鲜程度。购买鱼肉时,要看它们的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合格的印章。
教师进一步提问: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你还有哪些补充?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的角度,深层次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治教育。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的“小资料”,了解绿色食品的含义和绿色食品的标志。
3.【拓展提升】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
(2)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提示:(1)这种说法不科学。蔬菜、水果上有“虫眼”,不能证明没有喷洒过农药。有了“虫眼”的蔬菜,可能是蔬菜长虫后又打了农药,也可能是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
(2)不能。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会影响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概念:“全面”“平衡”
2.“平衡膳食宝塔”
3.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食品安全
1.安全食品的购买
2.预防食物中毒
3.不滥食野生动物
4.防止食品污染
本节课知识注重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蕴含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评语中既获得自身素质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同时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