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本节主要学习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一节。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这不仅会使青少年终生受益,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为《消化和吸收》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认识不同食物中所富含的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是中学生树立合理饮食观念的基础。重在提供多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提供让学生体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健康和生命教育。生命观念 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思维 1.对照P38-39表格,分析早餐(午餐)中所含营养物质,归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类型。 2.阅读教材,阐述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和食物来源。 3.举例说明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探究实践 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态度责任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饮食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健康饮食的理念。教学重点: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教学难点: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太空中航天员吃的食物。教师: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那么,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需要这些成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来探究营养物质的奥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1.请同学们列举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对照教材P38—39“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这些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这对你选择食物的种类有哪些启示?(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所需能量有什么关系?提示:(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所需能量的来源。教师讲述: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它们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2.教师过渡:我们在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时候已经知道,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就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哪些营养物质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学生思考后,尝试回答: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19—20内容。教师提问:为什么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这体现出哪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多媒体出示几种糖类含量较多的食物:教师讲述:葡萄糖属于糖类。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都属于糖类。教师提问:为什么病人几天不吃食物,身体会明显消瘦?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多媒体出示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教师讲述: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补充讲解】糖类摄入=糖类消耗,那么脂肪的形成就较少;糖类摄入>糖类消耗,脂肪的形成较多;糖类摄入<糖类消耗,脂肪会消耗。脂肪就像一个“仓库”,多了存,少了用。教师提问:为什么大病初愈、伤病员和青少年及儿童要多吃奶、蛋、肉?学生进行分析:奶、蛋、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教师讲解:蛋白质的作用: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②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有助于人的身体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③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教师归纳总结:(1)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三大有机物 主要功能 主要来源糖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供能 白糖、土豆、馒头、米饭等脂肪 贮能 核桃、动物脂肪、植物油、花生等蛋白质 修复 鱼、瘦肉、蛋、牛奶、大豆等 (2)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探究二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师过渡: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够提供能量,那食物中到底有多少能量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测定呢?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能量可以相互转换,食物中的能量主要是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种子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来测定。带领学生回顾探究实验的6大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教材P20—22“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提出问题】你们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作出假设】食物中含有能量。【制订计划】教师指导学生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讨论、制订并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学生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测试结果及结论。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相同处理的实验组,其实验数据是否相同?为什么?(2)要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应如何处理不同实验组的数据?(3)实验测定的结果与教材P38-39表格中的数据是否一致?(4)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散失的热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举例说明。(5)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样?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纠正补充。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但是食物因含有不同种、不同量的有机物,因此蕴含的能量多少不同。为了使我们每天能正常活动,我们要吃多种食物。探究三 水、无机盐、维生素的作用教师过渡:食物中还有一些营养物质是不提供能量,但又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物质。1.教师提问:水是生命之源,说明水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物质。那么为什么水对我们这么重要呢?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讲述: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2.教师过渡:常见的食物成分表中还含有钙、铁、锌、磷等无机盐,无机盐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如果缺乏无机盐,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教师讲解: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1%-1.5%,虽然无机盐在细胞、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出示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奶制品、豆类、海带磷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瘦肉、鱼、鲍鱼铁 缺铁性贫血 猪肝、豆类、花生、菠菜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体格障碍 海带、紫菜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花生、牛奶、动物肝脏钠 反应迟钝、血压下降 食盐、酱油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23的故事,想一想,该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阅读资料后,思考问题。教师讲述:维生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大多数都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它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维生素的种类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等。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吗?如果缺乏维生素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表达交流。多媒体展示几种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肝脏、胡萝卜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黄豆、小麦、猪肉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辣椒、菠菜、柠檬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鱼类、蛋类、黄油 教师强调: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却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4.【拓展】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5.课后阅读:请学生在课下阅读教材P25“科学·技术·社会”,了解膳食纤维。三、课堂小结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说出自己常吃的食物,与同学交流等形式获取信息,丰富了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方法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惑:我们身体中的能量来源于哪儿?知识拓展环节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膳食纤维、夜盲症及其预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