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体时刻进行的呼吸司空见惯,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且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并不是十分清楚呼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生命观念 建立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概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探究实践 制作胸腔、呼吸系统的模型,认识胸腔与肺、呼吸道的关系。态度责任 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教学难点:呼吸道的作用。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一段新生儿啼哭着来到世界的短视频。提出问题:(1)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世界?(2)如果自己用手捏鼻子同时闭嘴,有何感受?大家晚上睡觉是否也要进行呼吸呢?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资料,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讨论后自由发言。提示:(1)啼哭标志着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2)憋气不能呼吸。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教师:同学们说得好,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从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呼吸的知识。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讲解: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讲解: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探究二 呼吸道的作用教师过渡:呼吸道中哪些结构能够保证气体通畅地进出肺?1.请学生用食指按住鼻梁,有什么感觉?再摸摸鼻翼,又有什么感觉呢?同样是鼻子的一部分,为什么一部分软一部分硬呢?教师讲解:鼻梁由骨组成,鼻翼由软骨组成。由于有骨和软骨作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气流畅通。多媒体出示气管软骨的结构示意图。2.教师过渡: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1)教师提问:鼻腔里有什么结构?鼻毛有什么作用?黏膜的功能是什么?黏膜为什么有湿润的功能? 黏液还具有什么功能?毛细血管有什么作用?多媒体展示鼻毛图片,介绍鼻腔前端生有鼻毛,气体通过鼻腔时,空气中混杂的细菌和尘埃,大多数被鼻毛阻挡在外。多媒体展示鼻纤毛动图,介绍鼻纤毛不断地向后摆动,将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及黏液附着的细菌、灰尘等运送到鼻后部,保持鼻腔环境的洁净。多媒体展示鼻涕图片,介绍鼻涕就是鼻黏膜分泌的黏液,鼻涕流不尽的时候就是因为鼻黏膜在疯狂地分泌黏液。鼻干则是因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变少,鼻腔内变得干燥。多媒体展示鼻腔内毛细血管图片,介绍鼻腔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鼻腔时与暴露在鼻腔表面温度相对较高的毛细血管进行了热交换,从而避免冷空气对肺的刺激。教师小结:呼吸道中的鼻毛、鼻纤毛,具有清洁空气的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具有湿润空气的作用。鼻腔内毛细血管具有温暖气体的作用。【链接生活】思考:①跑步时,用嘴呼吸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用嘴呼吸好还是用鼻呼吸好?②用手指掏鼻孔对鼻子有什么伤害?③在炎热的地方(如亚洲的热带)和寒冷的地带(如北欧地区)的人的鼻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提示:①嘴呼吸时间久了,会口干舌燥,嘴在湿润空气时失去了大量水分。而用鼻呼吸不会觉得鼻干,因为鼻腔内有黏液,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湿润的作用。同时用鼻呼吸对吸入空气还有温暖、清洁的作用,因此用鼻呼吸比较好。②会损伤鼻腔中的毛细血管和黏膜,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壁增厚。③寒冷地带的人的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2)教师提问:气管和支气管是如何分支的?有什么结构特点呢?它们有什么功能?多媒体出示气管和支气管图:介绍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支气管壁越薄。多媒体展示气管壁纵切图片:教师讲解:气管壁内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气管壁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教师小结:管壁内纤毛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具有清洁和湿润空气的作用。【链接生活】思考: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漂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教师归纳总结: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减少对肺部的刺激。3.教师进一步提问: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你能列举一些生活实例来说明吗?学生思考后,尝试回答。提示: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呼吸道处理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例如:哮喘、肺炎、尘肺等疾病。多媒体出示以下资料:资料1 哮喘: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资料2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资料3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尘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资料4 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重污染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则需要佩戴防毒面具。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呼吸道相关疾病。教师总结:呼吸道并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4.教师提问:跟咽有关的结构有哪些?为什么我们吃饭的时候食物不会进入气管而进入食道呢?多媒体展示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图: 教师讲述: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小活动】将手放在喉处,咽口水,感受喉的运动。多媒体展示吞咽和呼吸的关系动画,让学生理解吃饭的时候食物不会进入气管而进入食道。【链接生活】思考: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学生思考后回答: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引起咳嗽。吃饭时大声谈笑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教师进一步提问:刚才我们提到了如果边吃饭边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那么食物误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那咳嗽又是怎么回事呢?教师讲解:咳嗽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动作,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5.教师提问:请思考我们说笑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多媒体展示声带和发声图片:教师总结: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带拉紧时,中间的空隙缩小,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会有显著的变化,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声带,避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拓展1】了解胸腔的结构。多媒体展示胸腔的结构图:(1)人体胸腔主要是由胸骨、胸椎、肋骨、膈肌、肋间肌等结构围成的封闭的空腔。(2)通过呼吸道等结构与外界相连。(3)胸腔内主要有心、肺等器官。【拓展2】如果出现喉或气管被异物卡住,我们应该怎么办?多媒体播放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1.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2.肺(呼吸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二、人体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2.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资料分析”中不同问题的学习讨论,重点掌握呼吸道的作用、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通过视频动画,使学习过程更容易理解,知识掌握更轻松自如,整节课气氛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