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抛物线形问题●置疑导入 朝阳广告公司接到了一笔业务,需要设计一块周长为20 m的矩形广告牌,公司一般根据广告牌面积的大小收取制作设计费,小李是该公司的设计员,他认为矩形广告牌的最大面积是25 m2,你认为他说的对吗?【教学与建议】教学:设置生活常用问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最值可转化为求抛物线顶点坐标问题.●复习导入 1.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有几种求法?__配方法__和__公式法__.2.对于二次函数y=-x2-2x-3.(1)图象形状:__抛物线__,开口方向:__向下__.(2)顶点坐标:__(-1,-2)__,对称轴:__直线x=-1__.(3)当x=__-1__时,y有最__大__值,是__-2__.(4)当-1≤x≤4时,y的最小值为__-27__,y的最大值为__-2__.【教学与建议】教学:共同复习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建议:要求学生熟练将一个二次三项式配方. *命题角度1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面积最值问题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问题,先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二次函数关系式,再转化成顶点式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例1】用一条长为40 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S cm2的长方形,S的值不可能为(D)A.20 B.40 C.100 D.120【例2】把一根长100 cm的铁丝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弯曲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最小是__312.5__cm2. *命题角度2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围成图形面积最值问题围成图形面积最值问题,设一边长为自变量x,则邻边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面积可表示为含自变量x的二次函数,进而可求得最大面积,同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3】如图,小明想用长为12 m的栅栏,借助围墙(围墙足够长)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则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B)A.16 m2 B.18 m2 C.20 m2 D.24 m2【例4】如图,一块矩形土地ABCD由篱笆围着,并且由一条与CD边平行的篱笆EF分开.已知篱笆的总长为900 m(篱笆厚度忽略不计),当AB=__150__m时,矩形土地ABCD的面积最大. *命题角度3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动态几何面积的最值问题通常以时间为自变量,借助行程公式表示相关线段的长,结合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求出最值,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考虑.【例5】如图,在△ABC中,∠B=90°,AB=8 cm,BC=6 cm,点P从点A开始沿AB向B点以2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向C点以1 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当△PBQ的面积最大时,运动时间t为(C)A.6 s B.4 s C.2 s D.1 s *命题角度4 二次函数与周长、面积、线段等最值存在性问题此类问题,常与三角形或四边形知识紧密结合,常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基本性质,最值问题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例6】如图,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1,0),B(m,0),与y轴交于点C,且∠ACB=9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过点A的直线y=x+1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且点D(1,-3)在抛物线上.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令x=0,得y=-2,∴C(0,-2),∴OC=2.∵A(-1,0),∴OA=1.∵∠ACB=90°,CO⊥AB,易得△AOC∽△COB,∴=,∴OB===4,∴m=4,∴B(4,0).将A(-1,0),B(4,0)代入y=ax2+bx-2,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2)存在.联立抛物线与直线表达式,得 答图解得或∴E(6,7).如答图,过点E作EH⊥x轴于点H,则H(6,0),∴AH=EH=7,∴∠EAH=45°.过点D作DF⊥x轴于点F,则F(1,0),∴BF=DF=3,∴∠DBF=45°,∴∠EAH=∠DBF=45°,∴∠DBH=135°,90°<∠EBA<135°,则点P只能在点B的左侧,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若△DBP1∽△EAB,则=.易得BD=3,AE=7,AB=5.∴BP1===,∴OP1=OB-BP1=4-=,∴P1(,0).②若△DBP2∽△BAE,则=,∴BP2===,∴OP2=BP2-OB=-4=,∴P2(-,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P1(,0)或P2(-,0).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经历探究矩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2.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重点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同学们在路边、闹市区经常会看到很多的大型广告牌,大家平常见到的广告牌一般什么形状的比较多?思考下面的问题:现在一个广告公司接到了一笔业务,需要设计一块周长为12 m的矩形广告牌,公司一般根据广告牌面积的大小收取制作设计费,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设计员,你能否设计出令公司满意的广告牌?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求面积最大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面积问题.◆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1)设矩形的一边AB=x 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2)设矩形的面积为y m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方法指导】易证△FDC∽△FAE,∴=,∴AD=30-x,∴y=x(30-x)=-(x-20)2+300,∴当x=20时,y最大,y最大=300.结论:有两边在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上时,矩形的最大面积为300 m2,是在AB=20 m时取得的.【探究2】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再进行变式: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点A和点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BC在斜边上.(1)设矩形的一边BC=x m,那么AB边的长度如何表示?(2)设矩形的面积为y m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方法指导】过点O作OH⊥MN,易得△OAD∽△OMN,MN=50 m,OH=24 m,∴=,化简得AB=24-x,∴y=x(24-x)=-(x-25)2+300,∴当x=25时,y最大,y最大=300.结论:当有一边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时,矩形的最大面积是300 m2,是在BC=25 m时取得的.◆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某建筑物的窗户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分是半圆,下半部分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图中所有黑线的长度和)为15 m.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结果精确到0.01 m)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m2)【方法指导】正确识图,所有黑线之和应为7x+4y+πx=15,可求y与x的关系式是y=.解:∵7x+4y+πx=15,∴y=.∵0<x<15,且0<<15,∴a<x<1.48.设窗户的面积为S m2,则S=πx2+2xy=πx2+2x-=-x2+x=-(x-)2+.易得当x=≈1.07时,S最大=≈4.02.因此,当x约为1.07 m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此时,窗户的面积约为4.02 m2.【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1,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设EB=BF=GD=DH=x,则四边形EFGH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方法指导】四边形EFGH的面积可以用矩形面积减去4个三角形的面积来求.设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则S=S矩形ABCD-S△AEH-S△BEF-S△CGF-S△DGH=3×1-(1-x)(3-x)-x2-(1-x)(3-x)-x2=-2(x-1)2+2,当x=1时,S有最大值,为2.答案:2◆活动4 随堂练习课本P47随堂练习.◆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作业】课本P47习题2.8中的T1、T2、T3.解决最大面积应用问题的关键是要审清题意,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分析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逐步得到问题的解答过程.通过学习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最大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增强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获得了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了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