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情景导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忆江南》里面的名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是“旭日东升”的一种真实写照. 想一想:(1)当太阳逐渐升起时,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如果把地平线看成直线,太阳看成圆,那么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呢? (3)在纸上画一条直线l,把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你能发现钥匙环在移动的过程中,它与直线l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教学与建议】教学:以古诗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建议: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出,总结能发现什么.●复习导入 问题1: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__点在圆内__、__点在圆上__、__点在圆外__.问题2:如图,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完成下面填空:(1)点A在__圆外__ d__>__r;(2)点B在__圆上__ d__=__r;(3)点C在__圆内__ d__<__r.如果把点换成直线,那么直线和圆又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教师板书课题)【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回顾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为后面类比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埋下伏笔.建议:学生口答完成,互相交流补充. *命题角度1 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计算并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可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M(4,3),以M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x轴相交,与y轴相离,那么r的取值范围为( D )A.0C.4【例2】如图,在△ABC中,AC=6,BC=8,AB=10,D,E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以DE为直径的圆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相交__. *命题角度2 利用切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切线的计算主要是构建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同时结合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从中寻找相对应的等量关系建立等式或方程,解决相关的求线段的长度或角度问题.【例3】如图,已知⊙O上三点A,B,C,半径OC=1,∠ABC=30°,切线PA交OC延长线于点P,则PA的长为( B )A.2 B. C. D. 【例4】如图,BD是⊙O的直径,A是⊙O外一点,点C在⊙O上,AC与⊙O相切于点C,∠CAB=90°,若BD=6,AB=4,则弦BC的长为__2__. *命题角度3 切线的综合应用由圆的切线得到直角,通过直角三角形进行相关的计算,也可以利用转化的条件(角的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进而充分利用相关定理进行计算.【例5】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是的中点,连接AC,过点C作⊙O的切线MN交射线AD于点E.(1)求证:AE⊥MN;(2)连接BC,若AE=,AB=5,求BC的长.解:(1)连接OC.∵点C是的中点,∴=,∴∠DAC=∠BAC.∵∠OAC=∠OCA,∴∠DAC=∠OCA,∴AE∥OC.∵MN是⊙O的切线,∴OC⊥MN,∴AE⊥MN;(2)∵AB为⊙O的直径,∴∠ACB=90°.∵AE⊥MN,∴∠AEC=90°=∠ACB.∵∠EAC=∠CAB,∴△AEC∽△ACB,∴=,即=.解得AC=4(负值已舍去).∴在Rt△ACB中,BC===3.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难点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观察三幅照片(出示课件)想一想:(1)当太阳逐渐升起时,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如果把地平线看成直线,太阳看成圆,那么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呢?◆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由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作一个圆,将直尺的边缘看成一条直线.固定圆,平移直尺,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归纳】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即直线和圆相切)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处理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去画图,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图,然后找同学根据公共点的个数口答三种位置关系.重点掌握切线和切点的概念.结合图形,理解记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切(2)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交(3)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离2.根据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与⊙O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图.【归纳】(1)若d>r,则直线与圆相离;(2)若d=r,则直线与圆相切;(3)若d【探究2】(多媒体展示)如图,直线CD与⊙O有唯一的公共点A.(1)判断直线CD和⊙O的位置关系;(2)直径AB与直线CD是不是一定垂直呢?为什么?【归纳】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几何语言:∵直线CD与⊙O有唯一的公共点A,∴CD是⊙O的切线,A是切点.∵OA是⊙O的半径,∴CD⊥OA.◆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90例1)如图,已知Rt△ABC的斜边AB=8 cm,AC=4 cm.(1)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AB与⊙C相切?(2)以点C为圆心,分别以2 cm和4 cm的长为半径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解:(1)如图,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D.∵AC=4 cm,AB=8 cm,∴cos A==,∴∠A=60°,∴CD=AC·sin A=4×sin 60°=2(cm).因此,当半径长为2 cm时,AB与⊙C相切.(2)由(1)可知,圆心C到AB的距离d=2 cm,∴当r=2 cm时,d>r,⊙C与AB相离;当r=4 cm时,d【例2】如图,已知⊙O的直径AB的长为4 cm,C是⊙O上一点,∠BAC=3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求BP的长.【方法指导】连接OC,即可求得∠P=30°,从而求得OP的长,根据BP=OP-OB即可求解.解:连接OC.∵OA=OC=AB=2(cm),∴∠BAC=∠ACO=30°,∴∠COB=∠BAC+∠ACO=60°.∵PC是⊙O的切线,∴OC⊥PC,∴∠OCP=90°,∴∠P=180°-90°-60°=30°,∴OP=2OC=4(cm),∴BP=OP-OB=4-2=2(cm).◆活动4 随堂练习课本P91随堂练习◆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作业】课本P91习题3.7中的T1、T2、T3.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做准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