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1 平方差公式的认识教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1 平方差公式的认识教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5 平方差公式
第1课时 平方差公式的认识
●复习导入 完成下列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1)(a+b)(a-b)=__a2-b2__; (2)(x+1)(x-1)=__x2-1__;
(3)(1+2a)(1-2a)=__1-4a2__; (4)(2x+y)(2x-y)=__4x2-y2__;
(5)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__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__乘__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__,再把所得的__积相加__.
【教学与建议】教学:设计符合平方差公式条件的计算题,让学生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建议:学生动手解答,同时找学生板书过程,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归纳导入 计算:
(1)(x+1)(x-1)=__x2-x+x-1__=__x2-1__;
(2)(m+2)(m-2)=__m2-2m+2m-4__=__m2-4__;
(3)(2x+1)(2x-1)=__4x2-2x+2x-1__=__4x2-1__.
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计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思考:你能根据右图中的面积关系说明你发现的公式吗?
发现:(a+b)(a-b)=a(a-b)+b(a-b)
=a2-b2
【教学与建议】教学:探索、归纳公式和简单运用公式,增强学习信心,培养观察发现,归纳的能力.建议: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命题角度1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更好地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严格按照公式的结构特征进行计算.
【例1】计算:(1+y)(1-y)等于(C)
A.1+y2 B.-1-y2 C.1-y2 D.-1+y2
【例2】下列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C)
①(a+b)(-b+a);②(-a+b)(a-b);③(a+b)(-a-b);④(a-b)(-a-b).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命题角度2 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求值
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合并同类项,先化简再求值,切忌代入数值直接计算.
【例3】先化简,再求值:(2x-y)(y+2x)-(2y+x)(2y-x),其中x=1,y=2.
解:原式=5x2-5y2.当x=1,y=2时,原式=5×12-5×22=5×1-5×4=5-20=-15.
●命题角度3 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后整体代入计算
逆用平方差公式将多项式写成两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进而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例4】(1)若a-b=1,则代数式a2-b2-2b的值为__1__.
(2)若a+b=1,则代数式a2-b2+2b的值为__1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推导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重点
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难点
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1.回顾整式乘法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m+b)(n+a)=mn+ma+bn+ba.
2.老王把一块边长为x m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张种植,有一天,老王对老张说:“我把这块地的东边减少5 m,再在北边增加5 m,继续租给你,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老张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他把这件事对儿子讲了,儿子一听,说:“你吃亏了.”老张非常吃惊,同学们,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
理由:(x-5)(x+5)=x2-25.
x2-25比原土地面积x2小,所以吃亏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类似(x-5)(x+5)这样的多项式的乘法公式.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探究平方差公式
计算下列各题:
(1)(x+2)(x-2); (2)(1+3a)(1-3a);
(3)(x+5y)(x-5y); (4)(2y+z)(2y-z).
解:(1)原式=x2-4; (2)原式=1-9a2;
(3)原式=x2-25y2; (4)原式=4y2-z2.
【探究2】归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2y+z)(2y-z)=4y2-z2.
问题:观察、分析这组题目,左边的算式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右边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征?
左边的算式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的结果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2-(互为相反数的项)2.
【归纳】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字母表示为(a+b)(a-b)=a2-b2.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5+6x)(5-6x); (2)(x-2y)(x+2y); (3)(-m+n)(-m-n).
【方法指导】直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1)原式=52-(6x)2=25-36x2;
(2)原式=x2-(2y)2=x2-4y2;
(3)原式=(-m)2-n2=m2-n2.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2)(ab+8)(ab-8).
【方法指导】进一步理解平方差公式,ab在(2)中可以表示一个整式.
解:(1)原式=-y2=x2-y2;
(2)原式=(ab)2-82=a2b2-64.
【例3】计算(a-1)(a+1)(a2+1)(a4+1)(a8+1)+1的结果是()
A.2a8 B.a16 C.a8 D.a16-1
【方法指导】先观察算式符合平方差公式特点,(a-1)(a+1)=a2-1,再用(a2-1)(a2+1)=a4-1,(a4-1)(a4+1)=a8-1,(a8-1)(a8+1)=a16-1,a16-1+1=a16,得到结果是a16.
答案:B
◆活动4 随堂练习
1.判断正误,如果错误,应怎样改正?
(1)(-a-b)(a-b)=-a2+b2.(√)
(2)(-a+b)(-a-b)=-a2-b2.(×)
改正:(-a+b)(-a-b)=a2-b2
(3)(2x+3)(2x-3)=2x2-9.(×)
改正:(2x+3)(2x-3)=4x2-9
(4)(3x-1)(-3x-1)=9x2-1.(×)
改正:(3x-1)(-3x-1)=1-9x2
2.计算:(1)(a-b)(a+b)(a2+b2);
(2)(-3m-0.5xy).
解:(1)原式=a4-b4;(2)原式=9m2-x2y2.
3.课本P21随堂练习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方差公式,学了它我们能做什么呢?
【教学说明】梳理本节课的方法和知识,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课本P21习题1.9中的T1、T2.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引入新课的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结构特征的分析,让学生对平方差公式使用的条件和结论有清晰的认识,有效解决学生理解、认识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