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资源简介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情景导入 活动内容:比高矮.
找出班上最高和最矮的两位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
(1)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
(2)矮的同学站在椅子上,高的同学站在地面上;
(3)矮的同学站在二楼,高的同学站在一楼.
在以上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高矮.
问题:怎样比才公平?
【教学与建议】教学:学生体会到不相等的两个量的比较要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即要加同时加,要减同时减.建议:第一种情况,高的就是高的,矮的就是矮的;但对于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结论是错误的结论,及时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论,导入课题.
●置疑导入 小刚的爸爸今年32岁了,小刚今年9岁.小刚说:“再过24年,我就比爸爸年龄大了.”小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情境对话,得到小刚说法错误,为新课导入作铺垫.建议: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命题角度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定不等式是否成立时,要注意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例1】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D)
A.x-2>y-2 B.>
C.x+2>y+2 D.-2x>-2y
【例2】若ax__0.
◎命题角度2 忽略同乘的数可能为0的情况
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关注字母的值取0的情况存在与否,准确把握不等式的性质.
【例3】下列不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是(C)
A.若ab,则1+a<1+b
C.若ac2b,则ac2>bc2
◎命题角度3 数轴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
对于数轴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题,首先观察数轴上的点确定出各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再灵活运用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解答.
【例4】如图,O是原点,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a-b<0 B.ab<0
C.a+b>0 D.b(a-c)<0
【例5】有理数a与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用“>”或“<”填空:
(1)a__<__0;(2)b__>__0;(3)a__<__b;
(4)a2__>__ab;(5)ab__<__b2;(6)a2__>__b2.
◎命题角度4 将不等式化成“x>a”或“x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6】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1)5x<3x+1;(2)-x>1.
解:(1)x<;(2)x<-.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转化为“x>a”或“x2.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化简.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思考: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等式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旧成立.
等式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旧成立.
思考: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1.(1)3+2__<__7+2;3+(-2)__<__7+(-2);
(2)3-5__<__7-5;3-(-5)__<__7-(-5).
2.已知老师的年龄为a岁,学生的年龄为b岁,且a>b.
(1)5年前老师的年龄为__(a-5)__岁,学生的年龄为__(b-5)__岁,不等关系表示为__a-5>b-5__;10年后老师的年龄为__(a+10)__岁,学生的年龄为__(b+10)__岁,不等关系表示为__a+10>b+10__.
(2)你发现了什么?不等式有哪些性质?
【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字母表示:若a>b,则a+c>b+c(或a-c>b-c);如果a【探究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性质3
已知2<3,完成下列填空:
题组一:
2×5__<__3×5; 2÷5__<__3÷5;
2×__<__3×; 2÷__<__3÷.
题组二:
2×(-1)__>__3×(-1); 2÷(-1)__>__3÷(-1);
2×(-)__>__3×(-); 2÷(-)__>__3÷(-).
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举几例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
【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字母表示:
若a>b,c>0,则a×c>b×c,>;
若a>b,c<0,则a×c如果a想一想: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猜想,无论绳长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你相信这个结论吗?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一结论吗?
解:∵>,
∴×l2>×l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即>.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1)x-5>-1;(2)-2x>3.
【方法指导】(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同加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两边同除以-2,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
解:(1)不等式两边同加5,得x>-1+5,x>4;
(2)不等式两边同除以-2,得x<-.
【例2】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5<b-5 B.2+a<2+b C.< D.7a>7b
【方法指导】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也不变,所以A、B、C错误,选D.
答案:D
【例3】若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ab>cb C.a+c>b+c D.a+b>c+b
【方法指导】由数轴上可以观察到a<b<0<c,A错误,不符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B正确,因为a<c,b<0,所以ab>cb,符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C错误,因为a<b,所以a+c<b+c;D错误,因为a<c,所以a+b<c+b.
答案:B
◆活动4 随堂练习
1.设a>b,用“<”或“>”号填空.
(1)a-4__>__b-4;
(2)__>__;
(3)-6a__<__-6b;
(4)3a__>__3b;
(5)当a>0,b__>__0时,ab>0;
(6)当a>0,b__<__0时,ab<0;
(7)当a<0,b__<__0时,ab>0.
2.若m>n,且am<an,则a的取值范围是(B)
A.a>0 B.a<0 C.a=0 D.a≥0
3.课本P41随堂练习T1
4.课本P41随堂练习T2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教学说明】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及时总结与梳理,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作业】课本P42习题2.2中的T1、T2、T3.
本节课让学生用类比、猜想、验证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