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5.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5.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情景导入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熟悉的寓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导入课题.建议:首先猜想,再让学生说出要用到的知识点.
●归纳导入 问题1: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呢?
问题2:(1)不等式2x-2>0解集为x__>1__;
(2)不等式2x-2<0的解集为x__<1__.
问题3:(1)在一次函数y=2x-2中,当y=0时,有方程__2x-2=0__;
(2)当y>0时,有不等式__2x-2>0__;当y<0时,有不等式__2x-2<0__.
【归纳】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成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教学与建议】教学:以“旧”引“新”,由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探讨新的内容.建议:问题1、2口答,问题3让学生讨论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命题角度1 根据图象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几个关键点(交点等)的坐标,根据关键点的坐标解决所要求的问题.
【例1】如图,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2,0),B(0,3)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C)
A.x>3 B.-2-2
   
【例2】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1 B.x<1 C.x>2 D.x<2
◎命题角度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对于图象信息题,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两直线交点坐标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如图,函数y1=|x|,y2=x+.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__x<-1或x>2__.
    
【例4】如图,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与托运行李的质量的关系为一次函数,由图可知行李的质量只要不超过__20__kg,就可以免费托远.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结合,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难点
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议一议:
问题1: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无论是定义还是解法都雷同于一元一次方程,那么不等式与方程二者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呢?
问题2:在一次函数y=2x-5中,当y=0时,有方程__2x-5=0__;当y>0时,有不等式__2x-5>0__;当y<0时,有不等式__2x-5<0__.
由此可见,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密切关系,当函数值等于0时即为方程,当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即为不等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问题1: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
问题2: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x取哪些值时,2x-5=0
(2)x取哪些值时,2x-5<0
(3)x取哪些值时,2x-5>0
(4)x取哪些值时,2x-5>3
解:(1)x=2.5;
(2)x<2.5;
(3)x>2.5;
(4)x>4.
问题3:如果y=-2x-5,那么当x取何值时,y>0
解:首先要画出函数y=-2x-5的图象,如图:
从图象上可知,图象在x轴上方时,图象上每一点所对应的y的值都大于0,而每一个y的值所对应的x的值都在A点的左侧,即为小于-2.5的数,所以当x<-2.5时,y>0.
也可因为-2x-5>0,解不等式即得x<-2.5.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 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 m,哥哥每秒跑4 m.若哥哥与弟弟所跑的路程分别为s1,s2(单位:m),哥哥跑的时间为t(单位:s),分别列出s1,s2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何时哥哥追上弟弟?
(2)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3)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4)谁先跑过20 m?谁先跑过100 m
【方法指导】哥哥跑了t s,速度为4 m/s,则路程s1=4t,弟弟先跑9 m,速度为3 m/s,则路程s2=3t+9,根据题意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解:根据题意,得s1=4t,s2=3t+9.
函数图象如图:
从图象上来看:
(1)9 s时哥哥追上弟弟;
(2)当0<t<9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3)当t>9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4)弟弟先跑过20 m,哥哥先跑过100 m.
【例2】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kx+b>x+a的解集是________.
【方法指导】由图象可以看出,y1=kx+b与y2=x+a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对于同一个x值,直线y1=kx+b上的点在直线y2=x+a上相应点的上方,这时kx+b>x+a,即不等式kx+b>x+a的解集为x<-2.
答案:x<-2.
◆活动4 随堂练习
1.已知函数y=8x-12,要使y>0,那么x应取(A)
A.x> B.x< C.x>0 D.x<0
2.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C)
A.x<1 B.x>1 C.x<3 D.x>3
      
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0时,y的取值范围是(D)
A.y>0 B.y<0 C.-24.如图,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与托运行李的质量的关系为一次函数,由图可知行李的质量只要不超过__20__kg,就可以免费托运.
5.课本P50随堂练习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教学说明】梳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和方法,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加深理解,知识更系统化.
【作业】课本P51习题2.6中的T1、T2、T3、T4.
本课时要点:正确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范围”,让学生学会从图象中看范围,找到相应的答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也做得比较好,能够抓住“范围”,用射线的形式展示,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