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6.2 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6.2 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情景导入 3个生产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照原来的生产速度,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一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求出每个小组原来每天的生产量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实际问题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议:让学生先单独做,设每个小组原来每天的生产量为x,可得不等式3(x+1)×10>500,再小组讨论答案.
●复习导入 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问题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叫求解不等式组?
问题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什么?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简单的复习问题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也为本节课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建议:问题由学生口答,及时纠错.
◎命题角度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1)数轴法:同右取右,同左取左,左右交叉取中间,左右相背是无解;(2)大小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两边跑.
【例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D)
A.无解 B.x≤1 C.x≥-1 D.-1≤x≤1
【例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D)
◎命题角度2 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时,首先解出不等式组,再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特殊解.
【例3】不等式组的非负数的整数解的个数是(B)
A.3 B.4 C.5 D.6
【例4】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为__1,2,3__.
◎命题角度3 利用数轴表示连续形式不等式组的解集
对于“XY>Z”形式的不等式,在进行求解时,要先将其转化为不等式组的标准形式,然后结合数轴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5】-1【例6】已知不等式组≤<,其解集是__2≤x<5__.
◎命题角度4 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即可求出字母的取值范围.
【例7】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a≥2 B.a>2 C.a≤-2 D.a<-2
【例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__a≥-1__.
◎命题角度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到不等关系,正确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9】从小明家到学校路程是2 400 m,如果小明早上7点离家,要在7点30分到40分之间到达学校,设步行的速度为x m/min,则可列不等式组为____,小明步行的速度范围是__60【例10】一名装运工每小时可装运化肥5 t,一车间堆放化肥大约180 t到200 t,那么这名装运工大约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将车间的化肥运完?
解:设这名装运工要x h将化肥运完.
根据题意,得180≤5x≤200,
解得36≤x≤40.
答:这名装运工大约要用36到40 h才能将车间的化肥运完.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巩固利用数轴准确地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通过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能根据具体信息列出不等式组.
▲重点
巩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
▲难点
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议一议,试一试.
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7 cm,b长3 cm,如果要再找一根木条x,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请动手试一试:
问题1:当x是14 cm时,能钉成三角形木框吗?__不能__
问题2:当x是9 cm时,能钉成三角形木框吗?__能__
问题3:当x是4 cm时,能钉成三角形木框吗?__不能__
问题4:在什么条件下,长度为3 cm,7 cm,x 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__4<x<10__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解不等式组.
(1)
解:解不等式①,得x<.
解不等式②,得x<.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观察①的解集是x<,②的解集是x<,解集都是“<”,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不等号方向取“<”,数字取较小数字.
(2)
解:解不等式①,得x>.解不等式②,得x≥4.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4.
观察①的解集是x>,②的解集是x≥4,解集都是“>”,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取较大数,且取较大数的“≥”,即解集为x≥4.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解下列不等式组:
(1)(2)
【方法指导】分别求出①②的解集,再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1)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4.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x<1;
(2)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3.
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
【例2】课本P58读一读
问题1:一个人的头发大约有10万根到20万根,每根头发每天大约生长0.32 mm,小颖的头发现在大约有10 cm长,那么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她的头发才能生长到16 cm到28 cm
【方法指导】这个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是小颖若干天后的头发在16 cm到28 cm之间,即16 cm≤小颖若干天后的头发长度≤28 cm.
解:设大约经过x天后,小颖头发生长到16 cm到28 cm.
16×10≤100+0.32x≤28×10.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187.5≤x≤562.5.
因此,大约需要188天到562天,小颖的头发才能生长到16 cm到28 cm.
问题2: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 t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 t,则剩下20 t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 t,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你算一算,有多少辆汽车运这批货物?
【方法指导】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是货物的总质量小于全部汽车载重量之和,大于减少1辆后剩余汽车的载重量之和.
解:设有x辆汽车,那么这批货物共有(4x+20)t.
于是,可得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5<x<7.
因为x只能取整数,所以x=6,即有6辆汽车运这批货物.
◆活动4 随堂练习
1.如图,数轴上表示的解集用不等式表示为(B)
A.2<x<4 B.-2<x≤4 C.-2≤x<4 D.-2≤x≤4
2.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__3__.
3.课本P58随堂练习T1
4.课本P58随堂练习T2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教学说明】归纳并总结所学知识,在畅谈自己的收获中,培养了学生简明的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课本P59习题2.9中的T1、T2、T3、T4.
本节课的设计以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主线下,辅以类比、探索、概括的学习方法,合理设计问题,安排讨论的最佳契机,及时揭示出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得自然、学得真切、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