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4 三角形的高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4 三角形的高线 教案

资源简介

第4课时 三角形的高线
●类比导入 活动内容:展示图片
比一比,谁更高?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比一比,谁更高”的生活实例来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三角形高的概念.建议:通过贴近生活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复习导入 1.三角形的中线是__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__.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__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__.
3.垂线的定义是什么?
4.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以及过一点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又为高线的引入做好铺垫.建议:口答后动手画图,加深对垂线画法的理解和掌握.
●命题角度1 识别三角形的高及画法
高线的特征有三个,分别是过顶点、垂直、对边,三者缺一不可.
【例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D)
      
【例2】如图,CD⊥AB,以CD为高的三角形有(D)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命题角度2 三角形高线所在直线的交点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例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C)
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②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③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④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4】如果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锐角三角形__.
●命题角度3 与三角形的高有关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积的,注意底和高的对应性.
【例5】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BC于点D,且AD=4,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为____.
   
【例6】如图,AD与CE是△ABC的两条高,且AB=4,BC=8,则AD∶CE=__1∶2__.
●命题角度4 利用角平分线、高线、中线解决实际问题
在三角形中,常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找角之间的关系;利用中线找线段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形完成解答.
【例7】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54°,∠C=76°.
(1)求∠ADB和∠ADC的度数;
(2)若DE⊥AC,求∠EDC的度数.
解:(1)∵∠B=54°,∠C=76°,∴∠BAC=50°.
∵AD是角平分线,∴∠BAD=∠CAD=25°,
∴∠ADB=180°-∠B-∠BAD=101°,∴∠ADC=180°-∠ADB=79°;
(2)∵DE⊥AC,∴∠CED=90°,∴∠EDC=90°-∠C=14°.
【例8】如图,已知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中线,AB=6 cm,AC=8 cm,BC=10 cm,∠CAB=90°.
(1)求AD的长;
(2)求△ABE的面积;
(3)求△ACE和△ABE的周长的差.
解:(1)4.8 cm;
(2)12 cm2;
(3)2 cm.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线,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2.理解垂心的含义,灵活运用高线分析和解决问题.
▲重点
三角形高线的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
▲难点
画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边上的高和三角形高的应用.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出示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呢?
2.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角形的高线.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锐角三角形的高线
利用你的锐角三角形纸片:
展示问题:(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如图,__AF__是△ABC中BC边上的高,BD是△ABC中__AC__边上的高,__CE__是△ABC中AB边上的高.
【归纳】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相交于一点.
【探究2】直角三角形的高线
利用你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展示问题:(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2)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尝试画出它的高.(教师巡视,学生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
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如图,Rt△ABC的三条高分别是AB,BC,BD,即__AB__是BC边上的高,BC是__AB__边上的高,BD是__AC__边上的高.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外两条高分别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这三条高也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不在三角形的内部,而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__直角顶点__重合.
【归纳】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这三条高也相交于一点.
【探究3】钝角三角形的高线
利用你的钝角三角形纸片:
展示问题:(1)你能折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画出它们吗?
(2)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有一条在三角形的内部,另外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得到它们.如图,在△ABC中,__AD__是BC边上的高,CE是__AB__边上的高,__BF__是AC边上的高.虽然这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但是,这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下列图形中,AD是△ABC的高线的是()
            
【方法指导】三角形高线的概念: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只有选项D符合要求.
答案:D
【例2】如图,在△ABC中,AE,AD分别是BC边上的中线和高.试说明△ABE的面积与△AEC的面积相等.
【方法指导】由图象可知,△ABE和△AEC的高相同.证明底边BE=CE即可.
解:S△ABE=BE·AD,S△AEC=EC·AD,因为AE是△ABC的中线,所以BE=EC,所以S△ABE=S△AEC.
      
【例3】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2°,∠C=40°,求∠DAE的大小.
【方法指导】因为在Rt△ADE中,∠DAE=90°-∠DEA,且∠DEA=∠EAC+∠C,∠C已知,AE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EAC=∠BAC,这样先求出∠DEA的度数,再算出∠DAE的度数.
解:因为AE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EAC=∠BAC=82°×=41°.又因为∠C=40°,所以∠BEA=∠EAC+∠C=41°+40°=81°,在Rt△DAE中,∠DAE=90°-∠DEA=90°-81°=9°.
◆活动4 随堂练习
1.如图,已知AE=3,BD=2,则△ABC中BC边上的高的长度为__3__.
    
2.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高线,AB=3,AC=5,DE=2,求点D到AB的距离.
解:.
3.课本P90随堂练习T1.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1.你这节课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2.在探索高线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教学说明】梳理本节课的重要方法和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课本P91习题4.4中的T1、T2、T3.
在三角形概念的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自主探索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猜想验证一些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总的来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得还不错.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接受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增加训练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