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3几何图形问题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3几何图形问题教案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几何图形问题
●情景导入 提起代数,人们自然就和方程联系起来,事实上,过去代数的中心问题就是对方程的研究.我国古代对代数的研究,特别是对方程解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过二次方程的解法,当时的解法虽然与现代的解法不同,但已与现代的解法相似.
下面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一个问题:“直田积(矩形面积)八百六十四步(平方步).只云阔(宽)不及长一十二步(宽比长少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答:“阔二十四步,长三十六步”.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解:设阔(宽)为x步,则长为(x+12)步.根据题意,得x(x+12)=864.解得x1=24,x2=-36(舍去).
【教学与建议】教学: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的方程应用型问题,题的内容来自生活,新颖有趣,有很高的数学价值和欣赏价值,通过本问题的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建立方程的思想.
●置疑导入 如图,小明把一张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1)如果要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为256 cm2,那么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2)如果按下表列出的长方体底面面积的数据要求,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折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长方体的底面积 256 196 144 100 64 36 16 4
正方形的边长 2 3 4 5 6 7 8 9
长方体的体积 512 588 576 500 384 252 128 36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命题角度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等积变形问题
在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等积变形问题时,有三个等量关系:①图形周长改变,面积没变;②容器形状改变,但容积没变;③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1】用一条长50 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200 cm2的矩形.设矩形的长为x cm,则可列方程为(B)
A.x(25+x)=200 B.x(25-x)=200
C.x(50+x)=200 D.x(50-x)=200
命题角度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与几何图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构建方程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相等的数量关系.
【例2】小明用30 cm的铁丝围成一斜边等于13 cm的直角三角形,设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x cm.根据题意列方程为__x2+(30-13-x)2=132__.
命题角度3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存在性问题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步骤:先假设结论存在或成立,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根据方程根的情况,证明假设是否成立.
【例3】如图,若要建一个长方形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对面有一个2 m宽的门,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篱笆总长33 m.
(1)若墙长为18 m,要围成鸡场的面积为150 m2,则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围成鸡场的面积可能达到200 m2吗?
解:(1)设鸡场靠墙一边的长为x m.根据题意,得x(33-2x+2)=150.解得x1=10,x2=.当x=10时,33-2x+2=15<18,符合题意.当x=时,33-2x+2=20>18(不合题意,舍去).答:鸡场的长为15 m,宽为10 m;
(2)假设能达到200 m2.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 m.根据题意,得x(33-2x+2)=200.整理,得2x2-35x+200=0.∵Δ=(-35)2-4×2×200=-375<0,∴此方程无解,∴围成鸡场的面积不可能达到200 m2.
命题角度4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运动型问题
运动型问题一般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图形中相应边的长度,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4】如图,在△ABC中,∠C=90°,BC=30 cm,AC=40 cm,点P从点C开始沿CA边以4 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另一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以3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几秒钟后,△PC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
解:设x s后,△PC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则CP=4x cm,CQ=3x cm.根据题意,得×3x×4x=×30×40×.解得x1=5,x2=-5(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5 s后,△PC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用利润公式、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通过探究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问题与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
▲难点
1.寻找利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或组合成规则图形,动点问题.
◆活动1 新课导入
1.提出问题: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
(3)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4)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6)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如图,(1)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 cm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24__cm2__,高是__2__cm__,体积是__48__cm3__.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x cm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10-2x)(8-2x)cm2__,高是__x__cm__,体积是__x(10-2x)(8-2x)cm3__.
3.一件进价为100元的衣服,按标价200元出售,每天能卖出10件,则每天所获利润为__1__000__元.现在为了尽快清仓,降价销售,若每降价10元,就能多卖出1件,则降价50元,每天可卖出__15__件,所获利润为__750__元.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20 探究3.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如果将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四周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转化为中央长方形面积与整个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时,结论如何?由此你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呢?
2.教材P21 思考.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100%;售价=进价×(1+利润率);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单件利润×总销量.
2.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几何图形面积的问题时,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把分离的图形进行“整合”,使问题简化.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某西瓜经营户以2元/kg的价格购进一批良种西瓜,以3元/kg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200 kg,为了促销,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良种西瓜每降价0.1元/kg,每天可多售出40 kg,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00元,应将每千克良种西瓜降价多少元?
解:设每千克良种西瓜降价x元,则有(3-x-2)·(200+)-24=200,解得x1=0.2,x2=0.3.∵为了促销,∴x=0.3.
答:要想每天盈利200元,应将每千克良种西瓜降价0.3元.
例2 如图,在△ABC中,∠C=90°,AC=6 cm,BC=8 cm,点P从A出发沿边AC向点C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边向点B以2 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 cm2
解:设x 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 cm2,则AP=x cm,PC=(6-x)cm,CQ=2x cm.根据题意,得·(6-x)·2x=8.整理,得x2-6x+8=0,解这个方程,得x1=2,x2=4.所以P,Q同时出发,2 s或4 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 cm2.
练习
1.教材P21 习题21.3第8,9题.
2.在一幅长为80 cm,宽为50 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 400 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B )
A.x2+130x-1 400=0 B.x2+65x-350=0
 C.x2-130x-1 400=0 D.x2-65x-350=0
3.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40件,每件盈利44元,在每件降价幅度不超过10元的情况下,若每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售5件.若每天要盈利2 400元,则每件应降价__4__元.
◆活动5 课堂小结
1.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和利润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根据面积与面积(或体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能正确解方程,最后对所得结果是否合理要进行检验.
1.作业布置
(1)教材P26 复习题21第11,12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