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柱体、锥体展开与折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柱体、锥体展开与折叠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柱体、锥体展开与折叠
●置疑导入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用到五花八门的包装盒,你能说出几种你所见到过的包装盒的名字吗?请说出下面几种包装盒的几何图形的名称.
   
问题2:上面的这几种包装盒拆开后,展开会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问题3:对于有些展开的包装盒的纸板,你能不能把它们恢复成完整的包装盒?
【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置疑逐步深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展开与折叠是两个互逆的过程.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当引导,从而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活动内容1:
我们学习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共分几类?请在每种类型各选取一个画出,并在每个表面展开图中将原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用相同的数字标记.
活动内容2:
将下面的几何体沿某条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对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复习,为掌握其他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打下基础.建议:直接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快速画出11种展开图,并用相同数字标出相对应的面,继而引出其他几何体的展开图问题.
*命题角度1 由展开图判断棱柱
三棱柱由底面两个三角形和侧面三个长方形组成.四棱柱由底面两个长方形和侧面四个长方形组成.五棱柱由底面两个五边形和侧面五个长方形组成.
【例1】下列图形中,是棱柱表面展开图的是(C)
         
【例2】
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__三棱柱__.
*命题角度2 由展开图判断圆柱、圆锥
   
【例3】下列图形中,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圆柱的是(A)
   
【例4】下列几何体中,其侧面展开图为扇形的是(C)
            
*命题角度3 与几何体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根据展开图中的相关数据,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半径等,最后根据几何体的体积公式、面积公式求解.
【例5】(1)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纸片厚度忽略不计,数据如图所示,这个盒子的容积为__6__.
(2)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
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圆柱__;
②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π取3.14).解:该几何体的体积为3.14××20=1 570.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掌握和识别棱柱、圆柱、圆锥等几何体的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立体模型.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五花八门的图形,说出几种你常见到的图形名称并说出它们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
1.牛奶盒拆开后会展成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2.谷堆可由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组成?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正棱柱的展开图
问题:将下面的几何体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三棱柱由底面两个三角形和侧面三个长方形组成.四棱柱由底面两个长方形和侧面四个长方形组成.五棱柱由底面两个五边形和侧面五个长方形组成.
展开图:
【探究2】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
问题2:教材P10“做一做”的内容
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画出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如图:
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教材P10“想一想”)哪些图形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上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棱柱的是__(2)(4)__(填序号).
【方法指导】考查展开图能否围成棱柱:(1)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3个长方形,不能围成棱柱;(2)能围成长方体;(3)底面在同旁,不能围成四棱柱;(4)能围成五棱柱.
【例2】画出下面棱柱的一种展开图.
【方法指导】三棱柱和四棱柱展开图的应用.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
活动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展开图能拼成如图所示立体图形的是(B)
2.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B)
3.如图是一张铁皮.(1)计算该铁皮的面积;(2)它能否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画出它的几何图形,并计算它的体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该铁皮的面积是(1×3)×2+(2×3)×2+(1×2)×2=22(m2);(2)能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如图,体积为1×2×3=6(cm3).
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教学说明: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探索,体验棱柱、圆锥、圆柱展开变化的过程.
作业:课本P11习题1.4中的T1、T2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操作、抽象、感受、归纳、积累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