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构成●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观看近段时间比较火的抗战电视连续剧《勇敢的心》的一个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战况怎样?激烈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问题2:子弹那么小,你能看见?问题3:那这种现象我们应该称之为什么呢?【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点、线、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建议:问题1,问题2学生自主回答,问题3导入课题点动成线.●复习导入 问题1: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常见的几何体吗?它们怎样分类呢?常见几何体分类:1.按柱、锥、球分类:2.按构成几何体的面“曲”和“平”分类:(1)至少有一个面是曲面;(2)所有面是平面.问题2:观察学校餐厅的外部构造,它可以抽象为什么图形?说说它是由什么构成的.观察课本第5页的地理图片,此地理图片的构成元素有哪些?【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旧知,设置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结合图形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几何体的构成,让学生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1 图形的构成元素几何体都是由基本的平面图形点、线、面构成的,在几何体中,关注顶点、棱,考查是平面还是曲面.【例1】如图,关于图中的几何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四个几何体中,平面数最多的是图④B.图②有四个面是平面C.图①由两个面围成,其中一个面是曲面D.图中只有一个顶点的几何体是图③【例2】圆锥有两个面,其中底面是__平__面,侧面是__曲__面,这两个面相交成一条__曲__线. *命题角度2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从运动的角度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同时还要关注动的方式.【例3】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那么下列四个选项绕直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立体图形的是(A)【例4】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三角形ABC(B)A.绕AC旋转一周得到B.绕AB旋转一周得到C.绕BC旋转一周得到D.绕CD旋转一周得到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认识点、线、面的运动会产生什么常见的几何体.2.通过点、线、面的运动,认识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认识点、线、面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线、面、体的含义.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常见的几何体?它们都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三棱柱、四棱柱各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如图所示的这些图片都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图形或实物,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从上面这些图形中,你能否找到点、线、面?【归纳】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要素.【探究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指出图中的点、线、面.指出哪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归纳】联系实物的形状与面的形状作对比,然后作出判断,平面与平面相交成直线,曲面与平面相交成曲线.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笔尖画线可以理解为点动成线.使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流星划破夜空,留下美丽的弧线;(2)一条拉直的细线切开了一块豆腐;(3)把一枚硬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形成一个球.【方法指导】解释现象关键是看其属于什么运动.解:(1)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例2】(1)一个长方形绕自身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__圆柱__;(2)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几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方法指导】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解:如上图.活动四:随堂练习1.“节日的焰火”可以说是(B)A.面与面交于线 B.点动成线C.面动成体 D.线动成面2.如图,将下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A)3.下列平面图形中,将编号为__②__(只需填写编号)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4.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__4__个面组成的,其中有__3__个平面,有__1__个曲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图中共有__6__条线,其中曲线有__2__条.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大胆发言,进行知识的归纳.作业:课本P7随堂练习,习题1.2中的T1、T2、T3引导学生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以及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较好锻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