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 角的比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 角的比较 教案

资源简介

4 角的比较
●情景导入 导语:成功永远属于肯攀高峰的人,你选择从哪一面上山呢?
    
从图中我们找到了陡坡和缓坡,陡坡角大,缓坡角小,这两种坡实际是两个角的大小,问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角的比较.
【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山峰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抽象出数学模型.建议: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用目测直接观察出大小后,再出示两个大小近似的角,不能通过目测比较大小,从而引出课题.
●类比导入 观看动画,看看角的分类(提示:锐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钝角,钝角小于平角),角的大小比较是否存在其必要性?那我们又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线段的比较,有哪些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
角的比较也可以类比线段的比较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小学学习角的相关知识,通过类比线段,引出角的比较的方法.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命题角度1 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有:(1)叠合法;(2)度量法.也可以根据锐角、直角、钝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比较角的大小.
【例1】(1)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作射线OC,则一定有(A)
A.∠AOB>∠AOC B.∠AOC>∠BOC
C.∠BOC>∠AOC D.∠AOC=∠BOC
(2)如图,已知三个角α,β,γ,将这三个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β__,__γ__,__α__.
*命题角度2 利用三角尺中的角作角
利用三角尺中已有的角度进行角度的和差运算时,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
【例2】(1)用一副三角尺不可能画出的角度是(D)
A.15° B.105° C.165° D.155°
(2)如图,将一副三角尺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__180°__.
*命题角度3 角平分线的辨析
角平分线的判定必须抓住两点:(1)是从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2)平分这个角.
【例3】(1)如图,AM为∠BAC的平分线,下列等式错误的是(C)
A.∠BAC=∠BAM B.∠BAM=∠CAM
C.∠BAM=2∠MAC D.2∠CAM=∠BA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②④__.
①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若∠BOD=2∠AOB,则OA是∠BOD的平分线;
④在同一平面内,若∠AOB是平角,∠BOC是直角,则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
*命题角度4 角度的计算
角的计算一般和角平分线相结合,观察图形利用和差、倍分计算,有时需运用方程解决.
【例4】(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平分∠AOC.若∠COD=25°,则∠AOB的度数为(A)
A.100° B.80° C.70° D.60°
   
(2)如图,∠AOB是平角,∠AOC=30°,∠BOD=60°,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则∠MON的度数为__135°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运用类比的方法,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认识角的平分线,并借助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
3.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会进行角的运算.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熟练运用角的平分线.
角的和、差、倍、分关系.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类似地,你能比较角的大小吗?(多媒体投影教材P118图4-17)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角的大小比较
问题: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学生通过类比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再与同伴交流、归纳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多媒体投影教材P118图4-18)
【归纳】与比较线段的长短类似,如果直接观察难以判断,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对角进行比较:一种方法是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再进行比较,即__度量法__;另一种方法是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就可以比较大小,即__叠合法__.
【探究2】
如图,射线OC把∠AOC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则∠AOC=∠BOC=____∠AOB(或∠AOB=__2__∠AOC=__2__∠BOC).
【归纳】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__射线__,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教材P119上面部分“做一做”.
如图:
应用举例:
(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方法指导】因为这4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侧,所以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比较.
解:∠AOB<∠AOC<∠AOD<∠AOE.∠AOB是锐角,∠AOC是直角,∠AOD是钝角,∠AOE是平角.
(2)试比较∠BOC和∠DOE的大小.
【方法指导】直接测量出两个角的度数进行比较.
解:∠BOC>∠DOE.
(3)小亮通过折叠的方法,使OD与OC重合,OE落在∠BOC的内部,所以∠BOC大于∠DOE.你能理解这种方法吗?
解:折叠之后相当于把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在一起,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比较.
(4)请在图中画出小亮折叠的折痕OF,∠DOF与∠COF有什么大小关系?
【方法指导】用度量法或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
解:图略,∠DOF与∠COF相等.
【例2】已知EOF为一直线,∠AOB=90°,OE平分∠COB,∠EOC=15°,求∠AOF的度数.
【方法指导】在进行角的和、差、倍、分计算时,往往结合图形来分析数量关系.
解:因为OE平分∠COB,∠EOC=15°,
所以∠BOC=30°.
因为∠AOB=90°,
所以∠AOC=∠AOB-∠BOC=90°-30°=60°,
所以∠FOA=180°-∠EOC-∠AOC=180°-15°-60°=105°.
活动四:随堂练习
1.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A)
A.∠AOB>∠AOC B.∠AOC>∠BOC
C.∠BOC>∠AOC D.∠AOC=∠BOC
2.教材第120页上面“随堂练习”第1题.
解:(1)135°,135°,45°;
(2)图中两个钝角相等,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的和为180°.
3.教材第120页上面“随堂练习”第2题.
解:45° 30° 60°
4.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OE平分∠BOD,且∠AOC∶∠AOD=3∶7.
(1)求∠DOE的度数;
(2)若∠EOF是直角,求∠COF的度数.
解:(1)27°;(2)117°.
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大小比较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课本P120习题4.4中的T1、T2、T4
本节课从学生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角的平分线定义及性质,到运用角的和、差、倍、分解决具体问题,通过测量折叠等操作手段,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