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情景导入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有很多的学生,有一次有人问他:“尊敬的毕达哥拉斯先生,请告诉我,有多少名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听你讲课?”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我的学生,现在有在学习数学,在学习音乐,沉默无言,此外,还有三名妇女.”算一算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有多少名.【教学与建议】教学: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展开对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建议:学生独立完成列方程,观察这个方程同上节课学习的方程的异同点,导入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类比导入 1.解下列方程:(1)4-3(x-2)=1-2(x+1); (2)2(2x+3)=8(1-x).2.大家观察下列方程:(1)x+6=(x+72);(2)(x-2)=6+x.它们与以前解的方程有什么区别?你能求出它们的解吗?【教学与建议】教学:此环节先复习带括号方程的解法,再通过对带括号和含有分数两类方程的比较,引出新课.建议:让学生解方程,探究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命题角度1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易错点:(1)不含分母的项漏乘公分母;(2)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去分母后忘记给分子加括号.【例1】在解方程+x=时,方程两边同时乘6,去分母后,正确的是(B)A.2x-1+6x=3(3x+1) B.2(x-1)+6x=3(3x+1)C.2(x-1)+x=3(3x+1) D.(x-1)+x=3(x+1)【例2】下列解方程步骤正确的是(D)A.由2x+4=3x+1,得2x-3x=1+4B.由7(x-1)=3(x+3),得7x-1=3x+3C.由0.2x-0.3=2-1.3x,得2x-3=2-13xD.由-=2,得2x-2-x-2=12 *命题角度2 求解分母是小数的方程求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都乘相同的数,把分母化成整数.【例3】解下列方程:(1)=; 解:原方程化为=.解得x=-; (2)-=1.解:原方程化为-=1.解得x=. *命题角度3 利用解方程解决综合问题解决此类型题目,首先读懂题意,列出方程,借助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出涉及的未知数的值.【例4】某书上有一道解方程的题:+1=x, 处在印刷时被油墨盖住了,查看后面的答案知道这个方程的解是x=-2,那么 处应该是数字(B)A.7 B.5 C.2 D.-2【例5】一个饲养场里有若干只鸡和若干头猪,已知鸡的只数∶猪的头数=3∶2,鸡与猪的腿数之和是196,请问这个饲养场有几只鸡?几头猪?解:设这个饲养场有x只鸡,则有x头猪,根据题意,得2x+4×x=196.解得x=42.x=×42=28.答:这个饲养场有42只鸡,28头猪.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并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2.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学习到了哪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解方程:(x+14)=(x+20).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尝试不同的解法.解法一:去括号,得__x+2=x+5__.移项、合并同类项,得__-3=x__.方程两边同除以,得__-28=x__,即__x=-28__.解法二:去分母,得__4(x+14)=7(x+20)__.去括号,得__4x+56=7x+140__.移项、合并同类项,得__-3x=84__.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__x=-28__.这两种解法哪一种简便些?从中你能得出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学生很容易得出第二种解法简便些,再通过观察、交流,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139例6)解方程:(x+15)=-(x-7).【方法指导】当方程中含有分母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去掉分母.注意:去分母时,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分母为1的项;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去分母时,分子要添加括号.解:去分母,得6(x+15)=15-10(x-7).去括号,得6x+90=15-10x+7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6x=-5.方程两边同除以16,得x=-.【例2】已知方程+=1-与关于x的方程x+=-3x的解相同,求a的值.【方法指导】先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中,求出关于a的方程.解:+=1-.去分母,得2(1-2x)+4(x+1)=12-3(2x-1).去括号,得2-4x+4x+4=12-6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9.方程两边同除以6,得x=.把x=代入x+=-3x,得+=-.去分母,得9+2(9-a)=a-27.去括号,得9+18-2a=a-27.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a=-54.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a=18.【例3】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湖旅游,若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则刚好坐满;若单独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1)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2)若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若干辆,问有无可能使每辆车刚好坐满?若有可能,两种车各租多少辆?(此问可只写结果,不写分析过程)【方法指导】(1)先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利用人数不变,车的辆数相差1,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可根据租用两种汽车时,利用假设一种车的数量,进而得出另一种车的数量求出即可.解:(1)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根据题意,得-=1,解得x=360.答: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360人;(2)有可能,租用4辆40座的客车、4辆50座的客车刚好可以坐360人,正好坐满.活动四:随堂练习1.解方程-=4,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B)A.2(4x-1)-(1+2x)=-4 B.2(4x-1)-(1+2x)=16C.2(4x-1)-1+2x=-16 D.2(4x-1)-[1-(-2x)]=-42.方程-=1的解是(C)A.x=- B.x= C.x= D.x=-3.若代数式与代数式3-2x的和为4,则x=__-1__.4.解下列方程:(1)=; (2)-1=;解:x=; 解:x=-2;(3)=; (4)+=x+2.解:x=8; 解:x=.5.某工厂购进了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煤5 t,实际每天少烧2 t,这批煤多烧了20天.这批煤有多少吨?解:设这批煤有x t.根据题意,得 +20=.解得x=150.答:这批煤有150 t.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本P139随堂练习、P140习题5.5中的T1、T3本节课从学生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到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