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情景导入 活动内容1: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扇形图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活动内容2:复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你知道这三种统计图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设计“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吗?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整理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呢?●置疑导入 活动内容:问题1: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检测,但我没来得及统计大家的成绩,如果想分析一下大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我该怎么办?问题2:如果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至90分为良好,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达到了优秀,多少名同学达到了良好呢?问题3:你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据的收集.【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需要进行调查,进而引入新课.建议: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导学生去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 *命题角度1 数据的收集方式调查活动要目的明确,常用的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试验.【例1】小明想知道银河系里恒星大约有多少颗,他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方式是(C)A.问卷调查 B.实地考察C.查阅文献资料 D.实验【例2】要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可以用__问卷调查__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__全班同学__.要了解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可用的调查方式是__查阅资料__. *命题角度2 数据收集的步骤明确收集数据的步骤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提.【例3】为了解我县初中2.3万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从2.3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②分析数据;③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合理的排序是__①④②③__.(只填写序号) *命题角度3 数据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4】某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单位:人)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的时间段为(B)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进馆人数 50 24 55 32出馆人数 30 65 28 45 A.9:00~10:00 B.10:00~11:00C.14:00~15:00 D.15:00~16:00【例5】某市物价局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估计该市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87.3%__. 【例6】某校七(2)班的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活动,本次活动结束后,该班植树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班的总人数是__40__.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能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获得必要准确的信息.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某年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特大的干旱,水资源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小颖和小明对水资源问题也很感兴趣,他们各自进行了调查.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吗?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多媒体出示教材P155及与图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与同伴交流从中得到信息,知道要节约用水.【探究2】设计调查问卷多媒体出示教材P155调查问卷.提出问题:调查问卷包括几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小明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绘制的统计图,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归纳】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般包括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设计.【探究3】收集数据的步骤问题: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学生通过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归纳.【归纳】(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157“想一想”)(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呢?(2)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方法指导】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当调查或试验项目很大,我们个人无法完成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方式,获得数据信息.解:(1)根据报纸书籍或者上网搜查资料;(2)找10个人,每人扔5次,一一记录;(3)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例2】教材P157“随堂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有关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及时指导.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部分.解:(1)15 365+13 270+4 540+1 048+698=34 921(人),即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34 921人;(2)×100%≈2%;即“从来不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3)答案不唯一,如:“每次都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4%,“大多数时候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8%.活动四:随堂练习1.要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可以用__问卷调查__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__全班同学__;要了解中国、美国、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可以用的调查方式是__查阅资料__.2.小军为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的调查问卷(不完整): 调查问卷 年 月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单选)(A) (B) (C) (D)其他他准备在“①看课外书;②体育活动;③看电视;④踢足球;⑤看小说”中选取三个作为该问题的备选答案,选取合理的是(A)A.①②③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②④⑤3.王老师对班上某次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图可知这次考试成绩达到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解:=20%,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本P159习题6.1中的T1、T3本节课从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获取信息,到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