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情景导入 问题1: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世界杯中,巴西队在第一场上半场赢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1个球,巴西队在本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问题2:若我们把进一个球记为+1,失一个球记为-1,则巴西队本场的净胜球数如何用算式表示呢?【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建议:口答后小组讨论,导入有理数的加法计算.●置疑导入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行走时穿着厚厚的太空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船舱外温度太低,只有-100 ℃,而舱内的最低温度比舱外温度约高118 ℃,要想知道舱内的最低温度,该怎样计算呢?【教学与建议】教学:从航天知识导入课题,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建议:先列出算式.对于结果,学生会感到疑惑,老师可就此引入新课. *命题角度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加,先判断结果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例1】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他做对的是(C)A.-2+3=-1 B.(-2)+(-2)=0C.(-2)+(-6)=-8 D.8+(-10)=2【例2】填空:(1)若a<0,b<0,则a+b__<__0;(选填“>”“<”或“=”)(2)若a<0,b>0,且|a|<|b|,则a+b__>__0.(选填“>”“<”或“=”)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1.答对一题,答错一题得几分?2.答错一题,答对一题得几分?解:答对一题,答错一题得0分;答错一题,答对一题得0分.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1:计算:(1)(-2)+(-3);(2)(-3)+2.分析:(1)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因此方框中一共有5个,即(-2)+(-3)=-5.(2)在方框中放进3个和2个,移走所有的.因此,(-3)+2=-1.问题2: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35例1)计算下列各题:(1)180+(-10);(2)(-10)+(-1);(3)5+(-5);(4)0+(-2).【方法指导】先确定和的符号,再求加数的绝对值,最后确定绝对值相加还是相减.解:(1)180+(-10)=__+(180-10)__=__170__;(2)(-10)+(-1)=__-(10+1)__=__-11__;(3)5+(-5)=__0__;(4)0+(-2)=__-2__.【例2】某食堂在当天记录如下:收入300元,支出150元,收入200元,支出210元,支出60元,收入80元.问该食堂这天收入多少元?【方法指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确定为正的量,再用负数表示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最后把这些数加起来.解:+300-150+200-210-60+80=160(元).答:该食堂这天收入160元.活动四:随堂练习1.借助数轴,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回答下列问题:(1)小红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走了4 m,再向右走了5 m,共向右走了__9__m,用算式表示为__(+4)+(+5)=9__;(2)小军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走了4 m,再向左走了5 m,共向左走了__9__m,用算式表示为__(-4)+(-5)=-9__;(3)小华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走了4 m,再向左走了5 m,从原点向左走了__1__m,用算式表示为__(+4)+(-5)=-1__;(4)小明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走了5 m,再向右走了4 m,从原点向左走了__1__m,用算式表示为__(-5)+(+4)=-1__.2.计算:(1)(-26)+(-6)=__-32__;(2)(-15)+7=__-8__;(3)(-23)+0=__-23__;(4)44+(-44)=__0__.3.某投资者以每股9元的价格买入某股票1 000股,下表为某一周内该股票每日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每股涨跌 +3 +1.6 -0.6 -1.8 +2 则这周五的股价是多少?解:9+(+3)+(+1.6)+(-0.6)+(-1.8)+(+2)=13.2(元).答:这周五的股价是13.2元.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与同伴进行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本P36 习题2.4中的T1、T2、T3.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想学.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