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情景导入 (投影播放)有关水土流失的画面剪辑.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某县从2019年起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其中2019年完成774亩,2020年完成843亩,2021年完成1 226亩,2022年完成1 157亩.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该县从2019年到2023年一共完成植树造林多少亩?看谁算得又快又准.问题2:在刚才的计算中,有没有使用简便方法?问题3: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利用了什么运算律?【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一道小学题目的计算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建议:看完图片后引导学生要爱护环境,问题1,2,3由学生口答完成.通过问题的逐步解决,引出本节课题.●复习导入 活动内容:1.想一想: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别是什么?2.填一填: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的__符号,并把__绝对值__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__0__;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__较大__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3.算一算:(1)(-5)+(-4),(-4)+(-5);(2)3+(-8),(-8)+3;(3)[1+(-2)]+(-3),1+[(-2)+(-3)];(4)[12+(-12)]+(-3),12+[(-12)+(-3)].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与建议】教学:讲解: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建议:让学生观察题目的计算过程. *命题角度1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使用运算律时的基本思路是:和为整数或十的倍数→交换律→结合律→求和.【例1】6+(-2)+(-3)+14+(-15)=(6+14)+[(-2)+(-3)+(-15)]是应用了(C)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D.以上都不是【例2】下列变形运用加法运算律正确的是(B)A.4+(-3)=4+3B.2+(-5)+4=(-5)+4+2C.[-3+(-2)]+5=[-3+(-5)]+2D.+(-1)+=+(+1) *命题角度2 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在使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将具体问题转换为数的运算,然后巧妙利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例3】小王支付宝余额原有5 500元,购物花了1 800元后转入了1 500元,又花了2 200元,现在小王支付宝余额里有(B)A.2 800元 B.3 000元 C.3 200元 D.4 000元【例4】某养鸡场销售鸡蛋时以每篮5 kg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如图所示,则这4篮鸡蛋的总质量为__20.1__kg. 【例5】小明家买了8袋大米,以每袋10 kg为标准质量,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小明称后的记录(单位:kg)如下:0.4,-0.3,0.2,-0.4,0.1,0.6,-0.2,-0.5.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8袋大米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那袋大米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kg;(2)与标准质量比较,8袋大米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解:(1)10.1.(2)0.4+(-0.3)+0.2+(-0.4)+0.1+0.6+(-0.2)+(-0.5)= -0.1(kg).答:与标准质量比较,8袋大米总计不足0.1 kg.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2.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运用运算律进行加法简便运算.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问题.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后,小明发现(-3)+(-5)与(-5)+(-3)的和相等,8+(-4)与(-4)+8的和也相等,于是他想:是不是任意两个有理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后,和仍然相等呢?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加法交换律计算:(1)(-8)+(-3)=__-11__;(-3)+(-8)=__-11__;(2)4+(-5)=__-1__;(-5)+4=__-1__;(3)(-6)+10=__4__;10+(-6)=__4__;(4)0+(-9)=__-9__;(-9)+0=__-9__.【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不变__,用字母表示__a+b=b+a__.【探究2】加法结合律计算:(1)[2+(-1)]+(-3)=__-2__;2+[(-1)+(-3)]=__-2__;(2)[9+(-9)]+(-4)=__-4__;9+[(-9)+(-4)]=__-4__;(3)[10+(-8)]+(-2)=__0__;10+[(-8)+(-2)]=__0__.【归纳】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__(a+b)+c=a+(b+c)__.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于有理数加法仍然成立.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37例2)计算:31+(-28)+28+69.【方法指导】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解:31+(-28)+28+69=31+__69__+[(-28)+__28__]=100+__0__=__100__.【例2】教材P37例3【方法指导】观察各加数的实际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同时注意结合时不要漏项.解法一: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4 550(g).解法二: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列出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听号 1 2 3 4 5与标准质量的差/g -10 +5 0 +5 0听号 6 7 8 9 10与标准质量的差/g 0 -5 0 +5 +10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10)+5+0+5+0+0+(-5)+0+5+10=10(g),因此,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454×10+10=4 550(g).【例3】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18,-9,+7,-14,+13,-6,-8.(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2)若汽车行驶1 km耗油a L,求该天耗油多少L 【方法指导】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1)根据结果的正负确定B在A地何方及距离;(2)把数据的绝对值相加,再乘a.解:(1)(+18)+(-9)+(+7)+(-14)+(+13)+(-6)+(-8)=1(km).答:B地在A地正北方,相距1 km;(2)(18+9+7+14+13+6+8)×a=75a(L).答:该天耗油75aL.活动四:随堂练习1.计算:(1)(-27)+13+(-43)+46;解:原式=[(-27)+(-43)]+(13+46)=-70+59=-11;(2)5.75-(-8)--4;解:原式=+8-4=4;(3)--3.125+;解:原式=+-3.125-=+=1-4=-3;(4)2.63-++1.01++0.36.解:原式=(2.63+1.01+0.36)+-=4+1-=.2.在下面的计算过程后面填上运用的运算律.计算:(-2)+(+5)+(-7)+(+4).解:原式=(-2)+(-7)+(+5)+(+4)(__加法交换律__)=[(-2)+(-7)]+[(+5)+(+4)](__加法结合律__)=(-9)+(+9)=0.3.南昌快速公交BRT1号线途经江电、坛子口立交、徐坊客运站和新溪桥时乘客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负数表示下车人数.江电 坛子口立交 徐坊客运站 新溪桥-8 -12 -5 -9+9 +7 +13 +4 假设在江电的前一站此辆公交有乘客18人.(1)在徐坊客运站开出时,有乘客多少人?(2)经过这4个站后,此辆公交上有乘客多少人?解:(1)18-8+9-12+7-5+13=22(人),故在徐坊客运站开出时有乘客22人;(2)22-9+4=17(人),故经过这4个站后,此辆公交上有乘客17人.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认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加法运算律的简便计算,让学生大胆发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作业:课本P38 习题2.5中的T1、T3、T4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通过加强数学练习、归纳、总结、积累等思维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