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1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1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资源简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导入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等式的性质呢?
问题2: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2x+4x-3x;(2)-8ab-6-2ba+3ab-10.
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的学习和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教学与建议】教学:此环节为体会等式的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同时又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议:学生口答以上问题.
●归纳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比如:3x+2=11.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得3x+2-2=11-2.
也就是3x=9.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x=3.
此种解法过程比较烦琐,还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呢?
【教学与建议】教学:本环节回顾了等式的性质及解方程,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疑问.建议:此方程的求解过程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命题角度1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
【例1】若-x+3x=6,则x的值为(B)
A.4 B.3 C.2 D.-3
【例2】解方程:8x+9x-12x=11+3.
解:合并同类项,得__5x=14__.
系数化为1,得x=____.
*命题角度2 列方程解决“总量=各部分量的和”问题
此类题型设其中一份为x,可得表示各部分量的式子.然后利用:各部分量之和=总量,列出方程求解.
【例3】某商场三个季度共销售冰箱2 800台,第一个季度的销售量是第二个季度的2倍,第三个季度的销售量是第一个季度的2倍,此商场第二个季度销售的冰箱有__400__台.
【例4】甲、乙、丙三位爱心人士向某学校捐赠图书,已知甲、乙、丙三位爱心人士捐赠图书的数量之比是5∶8∶9.如果他们共捐了748本图书,那么甲、乙、丙三位爱心人士各捐了多少本图书?
解:设甲捐了5x本图书,则乙捐了8x本图书,丙捐了9x本图书.
根据题意,得5x+8x+9x=748.
合并同类项,得22x=748.
系数化为1,得x=34.
则5x=5×34=170,8x=8×34=272,9x=9×34=306.
答:甲捐了170本图书,乙捐了272本图书,丙捐了306本图书.
*命题角度3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和、差、倍、分问题
环形跑道问题,从同一地点出发且第一次相遇,如果是反向而行,那么路程和等于跑道长;如果是同向而行,那么路程差等于跑道长.
【例5】某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400 m,甲、乙两人在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跑240 m,乙平均每分钟跑280 m.
(1)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2)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解:(1)设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经过y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根据题意,得240y+280y=400.
合并同类项,得520y=400.系数化为1,得y=.
答: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经过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2)设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经过x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根据题意,得280x-240x=400.
合并同类项,得40x=400.系数化为1,得x=10.
答: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经过10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学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1 新课导入
化简下列式子,把结果写在横线上.
(1)x-2x+4x=__3x__;
(2)5y+3y-4y=__4y__;
(3)7x-4a-2x+9a=__5x+5a__;
(4)4.5x-12y+5.5x+7y=__10x-5y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86 问题1.
提出问题:
(1)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你能表示出去年和今年各购买多少台计算机吗?
(2)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3)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如何解这个方程?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87 思考.
(1)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将一元一次方程化为什么形式?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
(2)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将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__合并__,把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__ax=b__(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利用__等式的性质2__,方程两边同时__除以a__,从而得到__x=__.
2.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①合并同类项;②系数化为__1__.
3.基本的相等关系:总量=各部分量的__和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87 例1.
例2 教材P87 例2.
例3 如图是日历表,任意圈出一竖列相邻的三个数,请你运用方程思想来研究,发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C)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27      B.36      C.40      D.54
例4 在我国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术比类大全》中,有一道数学名题叫“宝塔装灯”,内容为:“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倍加增指从塔的顶层到底层),请你算出塔的顶层有几盏灯?
解:设塔的顶层有x盏灯.
依题意,得x+2x+4x+8x+16x+32x+64x=381,解得x=3.
答:塔的顶层有3盏灯.
练习
1.教材P88 练习第1,2题.
2.对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A)
 A.y=1  B.-y=1 C.9y=1 D.-9y=1
3.若关于x的方程x+2a=3与方程x+3x=28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B)
 A.2  B.-2 C.5 D.-5
4.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为2y-y=-■.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y=-,于是他很快知道了这个常数,它是__3__.
5.解方程:
(1)4x+3x=1.5+;
解:x=0.3;
(2)16x-3.5x-6.5x=7-(-5).
解:x=2.
◆活动5 课堂小结
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设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检验、作答.
1.作业布置
(1)教材P91 习题3.2第1,6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