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2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2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类比导入 1.解方程:(1)-3x+0.5x=2;(2)7x-2x=8+2
这些一元一次方程,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
2.解方程:(1)2x+9=34-3x;(2)3x-6=-31-2x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导入课题,类比不同的方程如2x+9=34-3x,制造悬念.建议:小组讨论思考关于方程的解法及异同.
●归纳导入 问题1: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问题2:《九章算术》中有“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買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價各幾何.”题意是:若干人共同出资买羊,每人出5钱,则差45钱;每人出7钱,则差3钱.求人数和羊价各是多少.(要求:只列方程)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等式的性质,通过利用方程解决古代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建议:问题2可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命题角度1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以下几点:(1)移项时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2)移动的是方程中的项,并且是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这个方程的一边变换两项的位置.
【例1】方程3x+7=2x-1移项正确的是(B)
A.3x-2x=7-1 B.3x-2x=-7-1
C.3x+2x=-7-1 D.3x-2x=7+1
【例2】解方程5x+90=15-10x+70的步骤是:
①移项,得__5x+10x=15+70-90__;
②合并同类项,得__15x=-5__;
③系数化为1,得__x=-__.
*命题角度2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年龄问题
抓住年龄差不变是解决年龄问题的关键.
【例3】小红编了一道题:我是5月出生的,我的年龄的3倍减去2,正好是我出生那个月的总天数,你猜我有几岁?请你求出小红的年龄.
解:设小红的年龄为x岁.
根据题意,得3x-2=31.移项,得3x=31+2.合并同类项,得3x=33.
系数化为1,得x=11.
答:小红的年龄为11岁.
【例4】小华的妈妈在25岁时生了小华,现在小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
解:设小华现在的年龄为x岁.
根据题意,得25+x=3x+5.
移项,得x-3x=5-25.
合并同类项,得-2x=-20.
系数化为1,得x=10
答:小华现在的年龄10岁.
*命题角度3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利用这些关键字表示出含有未知数的量,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例5】某单位组织员工外出参观,若每辆客车乘坐40人,则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坐43人,则只有1人不能上车.设有x辆客车,则列方程为__40x+10=43x+1__.
【例6】七年级某班学生在会议室看录像,每排坐13人,则有1人无处座,每排坐14人,则空12个座位,求这间会议室共有多少排座位.
解:设这间会议室共有x排座位.
根据题意,得13x+1=14x-12.
移项,得13x-14x=-12-1.
合并同类项,得-x=-13.
系数化为1,得x=13.
答:这间会议室共有13排座位.
*命题角度4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月历问题
月历中的相等关系:
(1)月历中同一行中相邻的两数相差1,同一列中相邻的两数相差7;
(2)用字母表示相邻三个数时,一般设中间一个数为a,则三个相邻数的和为3a.
【例7】在如图所示的2021年9月的月历中,任意框出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D)
A.27
B.51
C.69
D.75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移项的方法,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从算术方法过渡到方程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
移项的法则.
▲难点
利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ax+b=cx+d”类型的方程.
◆活动1 新课导入
把一些樱桃分给某班的学生吃,如果每人分2颗,则剩余25颗;如果每人分3颗,则还缺20颗,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
解:设这个班有x个学生.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x+25=3x-20.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88 问题2.
提出问题:
(1)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2)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3)如何列方程?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88 思考.
提出问题:
(1)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方程3x-4x=-25-20与方程3x+20=4x-25有什么关系?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些没变?
(3)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
(4)由此你能得出解“3x+20=4x-25”类型的方程的步骤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3.教材P89 思考.
提出问题: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已经学了的有哪些?
(2)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3)移项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__变号__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注意:(1)移项要__变号__;(2)移项的目的是把__未知项__与__常数项__分别放在等号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
2.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移项;(2)__合并同类项__;(3)系数化为1.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89 例3.
例2 教材P90 例4.
例3 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4x-2m=3x+1的解是x=2x-3m的解的2倍?
解:∵关于x的方程x=2x-3m的解为x=3m,∴关于x的方程4x-2m=3x+1的解是x=6m.将x=6m代入4x-2m=3x+1,得24m-2m=18m+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m=1,∴m=.
练习
1.教材P90 练习第1,2题.
2.在解方程3x+2=-2x-1的过程中,移项正确的是(C)
                      
 A.3x-2x=-1+2 B.-3x-2x=2-1
 C.3x+2x=-1-2 D.-3x-2x=-1-2
3.对于方程4x-2=3-x,解答过程的顺序是(C)
 ①合并同类项,得5x=5;②移项,得4x+x=3+2;③系数化为1,得x=1.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解下列方程:
(1)3.5x-5+2x=0.5x+10;
解:移项,得3.5x+2x-0.5x=10+5.合并同类项,得5x=15.系数化为1,得x=3;
(2)x-2=x+;
解:移项,得x-x=2+.合并同类项,得x=.系数化为1,得x=5;
(3)-5x+6+7x=1+2x-3+8x.
解:移项,得-5x+7x-2x-8x=1-3-6.合并同类项,得-8x=-8.系数化为1,得x=1.
◆活动5 课堂小结
1.移项的概念.
2.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作业布置
(1)教材P91 习题3.2第2,3,11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