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置疑导入 展示世界杯图片: 问题1: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某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在第一场上半场赢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1个球,德国队在本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问题2:若我们把进一个球记为+1,失一个球记为-1,则德国队本场的净胜球数如何用算式表示呢?【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找准新知识的起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建议:学生单独完成,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此算式的特征,进而引入新课.●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回答下列问题:“飞天英雄”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时穿着厚厚的太空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船舱外温度太低,达到-100 ℃,而舱内的最低温度比舱外温度约高118 ℃,要想知道舱内的最低温度,该怎样计算呢? 【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觉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建议:学生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对于结果是否正确进行讨论,就此引入新课.●悬念激趣 动物王国开运动会,小蚂蚁充当火炬手.小蚂蚁从某点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假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小蚂蚁爬行的过程记录如下(单位:cm):+6,+11,-7,-4,-6.问:小蚂蚁最后能回到出发点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导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建议: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讨论算法. *命题角度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加,既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绝对值.【例1】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正的是(C)A.4.1+(-5.5) B.(-6)+2C.-3+5 D.0+(-1)【例2】计算:(-3)+(-4)=__-7__. *命题角度2 结合数轴判断和的符号步骤:(1)根据数轴确定两个加数的正负;(2)根据数轴确定是用绝对值相加还是相减;(3)根据法则计算结果.【例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对a+b的值的判断错误的是(A)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a D.大于b【例4】若有理数a,b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__<__0(选填“=”“>”或“<”).*命题角度3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答实际问题时,(1)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分别用正、负数表示;(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实际问题确定答案.【例5】“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写成算式是(B)A.(-3)-(+1)=-4 B.(-3)+(+1)=-2C.(+3)+(-1)=+2 D.(+3)+(+1)=+4【例6】一艘潜艇所在高度为-80 m,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30 m处,则鲨鱼所在高度为__-50__m__.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活动1 新课导入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16~18 内容.提出问题:(1)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右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2)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5 m,再向左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3)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3 m,再向右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4)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3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5)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6)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是多少?(7)你能归纳一下有理数加法法则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相加__.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__大__的加数的符号,并用__较大__的绝对值减去__较小__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4.(1)若a>0,b>0,则a+b__>__0; (2)若a<0,b<0,则a+b__<__0; (3)若a>0,b<0,且|a|>|b|,则a+b__>__0; (4)若a>0,b<0,且|a|<|b|,则a+b__<__0.◆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18 例1.例2 计算:(1)(+3)+(+8); (2)+;(3)+(-3.5); (4)-3.4+4;(5)(-2.8)+2.8; (6)|(-19)+8.3|.解:(1)原式=+(3+8)=11;(2)原式=-=-;(3)原式=-(3.5+3.5)=-7;(4)原式=+(4-3.4)=0.6;(5)原式=0;(6)原式=|-(19-8.3)|=|-10.7|=10.7.例3 一只蜗牛爬树,白天向上爬了1.5 m,夜间向下爬了0.3 m,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多少米?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1.5+(-0.3)=+(1.5-0.3)=1.2(m).答:蜗牛一共向上爬了1.2 m.练习1.教材P18~19 练习第1,2,3,4题.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 A.(-2)+(-2)=0 B.(-6)+(+4)=-10 C.(+12)+(+3)=-15 D.(+21)+(-2)=193.有下列说法:①若两个加数都是正数,其和一定为正数;②若两个数的和是正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正数;③若两个加数都是负数,其和一定为负数;④若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负数.其中正确的有(C)A.0个 B.1个 C.2个 D.3个4.A地的海拔为-21 m,B地的海拔比A地高68 m,则B地的海拔为__47__m.5.已知m,n,x都是有理数,且m,n互为相反数,x的绝对值等于6,试求m+n+x的值.解:∵m,n互为相反数,∴m+n=0.又∵x的绝对值等于6,∴x=-6或x=6.当x=-6时,m+n+x=0+(-6)=-6;当x=6时,m+n+x=0+(+6)=6.综上所述,m+n+x的值为-6或6.◆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24 习题1.3第1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