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置疑导入 某地周六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 ℃,最低温度为-3 ℃,这天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温差问题导入新课,感受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现实意义.建议: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类比导入 利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口算:(1)12+(-4);(2)(-5)+(-6);(3)12+(-4);(4)(+6)+(-2).问题2:口算:(1)12-(+4);(2)-5-(+6);(3)12-(+4);(4)+6-(+2).问题3:你发现了什么,怎样计算有理数的减法?【教学与建议】教学: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类比减法计算,感受减法计算法则.建议:学生单独完成后,小组讨论减法计算法则.*命题角度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有理数减法的一般顺序为:判断两数的符号→变减为加→改变减数的符号→计算求和.【例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C)A.-2-(-2)=0 B.-3-4=-7C.-7-(-3)=-10 D.12-15=-3【例2】计算--的结果是__-__. *命题角度2 结合数轴利用法则判断符号判断有理数减法计算结果的符号,首先要确定各数的符号,再将其转化为加法.也可以利用结论:大数减小数结果为正;小数减大数结果为负来进行判断.【例3】数a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3.5|=(B)A.a-3.5 B.3.5-a C.a+3.5 D.-a-3.5【例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A.a+b<0 B.a+b=0 C.a-b>0 D.a-b<0 *命题角度3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2)列出正确的算式;(3)按照减法运算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4)答:写出实际问题的答案.【例5】甲、乙、丙三家商场都以8万元购进了同一种货物,一周后全部销售完,结果甲、乙、丙三家商场收回资金分别为10万元,7.8万元,8.2万元,若记盈利为正.(1)用正、负数表示三家商场的盈利情况;(2)哪家商场的效益最好?哪家最差?差距是多少万元?解:(1)甲:+2万元,乙:-0.2万元,丙:+0.2万元;(2)甲商场的效益最好,乙商场的效益最差,2-(-0.2)=2.2(万元).差距是2.2万元.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2.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活动1 新课导入1.口算:(1)2.5+(-3.6)=__-1.1__; (2)(-8)+3=__-5__;(3)8+(-5)=__3__; (4)(-8)+0=__-8__.2.化简下列各数:-(-2)=__2__,-(+8)=__-8__,+(+5)=__5__,+(-3)=__-3__.3.(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不变__,用字母表示为__a+b=b+a__;(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__不变__,用字母表示为__(a+b)+c=a+(b+c)__.◆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22 探究.提出问题:(1)计算3-(-3)与3+(+3),它们的结果是否相同?(2)再换几个不同的数试一试,结果如何?(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22 思考.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相反数__,即a-b=a+__(-b)__.◆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22 例4.例2 已知一个数与3的和是-10,求这个数.解:(-10)-3=(-10)+(-3)=-13.答:这个数是-13.例3 若a,b,c是有理数,|a|=3,|b|=10,|c|=5,且a,b异号,b,c同号,求a-b-(-c)的值.解:∵|a|=3,∴a=3或a=-3.∵|b|=10,∴b=10或b=-10.∵|c|=5,∴c=5或c=-5.又∵a,b异号,b,c同号,∴a=-3,b=10,c=5或a=3,b=-10,c=-5.当a=-3,b=10,c=5时,a-b-(-c)=-3-10-(-5)=-8;当a=3,b=-10,c=-5时,a-b-(-c)=3-(-10)-5=8.综上所述,a-b-(-c)的值为-8或8.练习1.教材P23 练习第1,2题.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C)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则a-(-b)>0 D.若a<0,b<0,且|a|>|b|,则|a-b|>03.最大的负整数减去最小的正整数的相反数,差为__0__.4.-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3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的差是__-4__.5.已知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139 m,B:-127 m,C:-54 m,求三地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多少.解:A与B:139-(-127)=266(m);B与C:-54-(-127)=73(m);A与C:139-(-54)=193(m).◆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25 习题1.3第3,4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