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2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2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
●复习导入 问题1: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问题2:计算:
(1)(-0.25)×4;(2)(-2 023)×0;(3)(-3.25)×;(4)4.5×.
问题3:(-0.25)×4×(-3.25)×你会计算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做铺垫.建议:学生自主思考后集体订正.
●悬念激趣 (课件演示翻牌游戏)桌上有9张反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从这个结果,你能想到其中的数学道理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以游戏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结论:不论翻多少次,都不会使9张牌都正面朝上.建议: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象,得出结论.
*命题角度1 多个有理数相乘
多个有理数相乘要注意两个方面:(1)因数中不含0的乘法,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2)因数中有0的乘法,它的结果就是0.
【例1】下列各式中积为正的是(D)
A.1×2×3×(-4)
B.1×(-2)×(-3)×(-4)
C.(-1)×0×(-2)×(-3)
D.(-1)×(-2)×(-3)×(-4)
【例2】计算:
(1)39×(-5)×(-4)×0×48;
(2)(-100)××(-1)×(-6);
(3)(-10)××(+2)×(-5);
(4)×××(-6)×(-1)
解:(1)原式=0;
(2)原式=100××1×6=200;
(3)原式=-10××2×5=-20;
(4)原式=×××6×1=1.
*命题角度2 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利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要审清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再按照运算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最后写出问题的答案.
【例3】一件标价为200元的商品,降价10%后,销售情况依然不好,于是又打八折销售,则该商品的最后售价是多少元?
解:200×(1-10%)×80%=144(元).
答:该商品的最后售价是144元.
【例4】李老师利用假期带领7名学生到市区进行社会实践,汽车票每张原价为30元,现在有两种优惠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有成员全部打八折;第二种方案是学生打九价,教师免费.李老师他们采用哪种方案乘车比较合算?
解:第一种方案所需费用为8×30×0.8=192(元),第二种方案所需费用为7×30×0.9=189(元).
∵189<192.
∴李老师他们采用第二种方案乘车比较合算.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2.会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重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难点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1.两数相乘,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__绝对值__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0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31 第1个思考.
提出问题: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31 例3.
提出问题:
(1)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2)归纳一下计算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的步骤.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3.教材P31 第2个思考.
提出问题: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多少?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__正__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__负__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__0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计算:
(1)(-3)×××;
解:原式=-;
(2)(-5)×6××.
解:原式=6.
例2 计算:
(1)(-0.1)×(-100)×0.01×(-10);
解:原式=(-0.1)×(-10)×(-100)×0.01
=1×(-1)
=-1;
(2)(-5)×6×0×(-10)×(-8).
解:原式=0.
练习
1.教材P32 练习第1,2题.
2.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C)
 A.(-3)×(-4)×6.2
 B.|-3|×|-4|×(-5.5)×(-3)
 C.(-13)×(-40)×(-99.8)
 D.(-15)×|87|×0
3.在数轴上,若表示有理数a,b,c,d的点均在原点的左侧,则a,b,c,d四个数的乘积(A)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是负数
 C.可能是正数 D.可能是负数
4.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__-120__.
5.计算:
(1)×(-1.2)×;
解:原式=××
=××
=;
(2)(-3)×××.
解:原式=-
=-.
◆活动5 课堂小结
1.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作业布置
(1)教材P38 习题1.4第7(1)(2)(3)(6)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