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4 第2课时 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及圆内接四边形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4 第2课时 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及圆内接四边形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3.4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第2课时 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及圆内接四边形
教学内容 第2课时 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及圆内接四边形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推论的过程,理解圆周角定理推论,体会分类讨论、化归的思想方法; 2.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能够利用推论,解决圆、三角形、四边形相关的几何问题,培养几何直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会熟练运用解决问题;(重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经历猜想、推理、验证等环节,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难点)
教学重点 圆周角定理推论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 能够在图形中抽象基本图形,正确使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问题 1 什么是圆周角? 问题 2 什么是圆周角定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片刻,举手回答问题 预设:(1)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2)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 如图,BC 是⊙O 的直径,它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特点?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首先,让学生明确,“它所对的圆周角”指的是哪个角?(∠BAC) 然后,让学生猜想,这个角的特点,并拿量角器实际测量,看看猜测是否准确.(∠BAC是一个直角) 最后,让学生自行考虑进行证明的方法.引导应用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定理进行证明. 预设: 猜想:直径 BC 所对的圆周角∠BAC=90°. 证明:∵BC 为直径, ∴∠BOC=180°, ∴根据圆周角定理,∠A=∠BOC=90°. (2)如图,圆周角∠A = 90°,弦 BC 是直径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 首先,让学生猜想结果; 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进行证明. 预设: 解:弦 BC 是直径. 连接 OC、OB, ∵圆周角∠A=90°, ∴圆心角∠BOC=2∠A=180°. ∴ B、O、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BC 是⊙O 的一条直径.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2)证明弦BC是直径的问题中,学生往往容易进入误区,直接连接BC,认为BC过点O,则直接说BC是直径,这样的说理是错误的,应该是连接OB和OC,再证明三点共线.在此需要特别指出注意:此处不能直接连接BC,思路是先保证过点O,再证三点共线.对于三点共线,学生也可能忘记,需要老师从旁提醒. 归纳总结 推论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几何语句:∵ BC 为直径, ∴∠BAC = 90°. 推论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几何语句:∵∠BAC = 90°, ∴ BC 为直径 . 链接中考 1. (济南)如图,AB、CD 是 ⊙O 的直径,∠ACD = 25°,求∠BAD 的度数. 师生活动: 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 2小组内批阅。 3.对板演的内容进行评价纠错。 预设: 解:∵ AB 是 ⊙O 的直径, ∴∠ADB = 90°. ∵相同的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且∠ACD = 25°, ∴∠B = 25°. ∴∠BAD = 90°-∠B = 65°. 知识点二:圆内接四边形及其性质 如图,A,B,C,D 是 ⊙O 上的四点,AC 为⊙O 的直径,∠BAD 与 ∠BCD 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师生活动: 教师从推论1图形基础上再补一个点,构成四边形. 此时学生观察四边形,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然后:让学生进行证明. 不难发现有两个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根据四边形内角和360°,可以知∠BAD+∠BCD=180°; 预设: 解:∠BAD 与∠BCD 互补. ∵AC 为直径, ∴∠ABC = 90°,∠ADC = 90°. ∵∠ABC+∠BCD+∠ADC+∠BAD = 360°, ∴∠BAD +∠BCD = 180°. ∴∠BAD 与∠BCD 互补. (2) 如图,点 C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BAD 与 ∠BCD 之间关系还成立吗?为什么? 教师提问当对角线AC是圆内一条弦的时候,问题2中的关系是否成立;学生观察图形,此时圆心不在四边形对角线上,需要找到优弧所对圆心角、圆周角,可能会陷入∠BAD和∠BCD所对圆心角混淆的误区,以及不会对这两个圆心角的角度进行表达. 其次,在两个图形中四边形ABCD的共同特征探索方面,学生可能会简单问题复杂化,想到其他比较复习的特征,该给予肯定,但要引导学生不要把问题向复杂方向思考. 师生活动: 首先:让学生猜想结论; 然后:让学生拿出量角器进行度量,实验验证猜想结果; 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严密证明. 预设: 解:∠BAD 与∠BCD 的关系仍然成立. 连接 OB,OD, 则∠BAD = ∠2,∠BCD = ∠1. ∵∠1 +∠2 = 360°, ∴∠BAD +∠BCD = 180°. ∴∠BAD 与∠BCD 互补. 归纳总结 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O 上,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圆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做四边形的外接圆. 根据以上讨论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推论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几何语句: ∵四边形 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 ∴∠BAD+∠BCD = 180°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想一想 如图,∠DCE 是圆内接四边形 ABCD 的一个外角,∠A 与 ∠DCE 的大小有何关系? ∵∠A+∠DCB=180°, ∠DCB+∠DCE=180°. ∴∠A=∠DCE. 师生活动: 让学生自主经历猜想,实验验证,严密证明三个环节 师生共同总结: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链接中考 2.(长春)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若∠BCD = 121° ,则 ∠BOD 的度数为 ( ) A. 138° B. 121° C. 118° D. 112° 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活动,加以指导.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泗阳县期末)如图,AB 是 ⊙O 的直径,弦 CD 交AB 与点 E,∠ADC = 26°,求∠CAB 的度数. 2.(阜宁县期末)如图,AB 是⊙O 的直径, C、D 是 ⊙O 的两点,且 AD = DC , ∠DAC = 25°,求∠BAC 的度数 ( ) A. 30° B. 35° C. 40° D. 50° 4. (武汉)如图,以 AB 为直径的⊙O 经过△ABC 的顶点 C,AE,BE 分别平分 ∠BAC 和 ∠ABC,AE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D. 连接 BD. 判断△BDE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复习圆周角、圆心角关系: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上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为圆周角定理推论的推导铺垫.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置,需要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严密证明,这三个基本的环节,从而推导出从圆心角和圆周角关系定理推导出的两个推论. 设计意图:学会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理解与运用,并通过中考题,体会在中考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法.并且规范其过程. 设计意图:知识点2顺接推论1证明对角线为直径的四边形对角互补,此为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的特殊情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图形的研究,探索出一个特殊的关系,然后进行一般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证明的基本环节,把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练习,让学生自主经历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环节,从而巩固本节课学习方法的应用,同时进一步研究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的性质: 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设计意图:通过圆周角、圆心角相互转化,初步进行几何题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推论,进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几何猜想、推理验证的能力.
板书设计 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及圆内接四边形 1.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 2.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拓展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串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