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

资源简介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悬念激趣 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
(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导入课题,展开对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的探索.建议:先利用投影给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验证.
●归纳导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SSS__、__SAS__、__ASA__、__AAS__.
2.如图,AB⊥BE于点B,DE⊥BE于点E.
(1)若∠A=∠D,AB=DE,则△ABC与△DEF__全等__,根据__ASA__;
(2)若∠A=∠D,BC=EF,则△ABC与△DEF__全等__,根据__AAS__;
(3)若AB=DE,BC=EF,则△ABC与△DEF__全等__,根据__SAS__;
(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__全等__,根据__SSS__.
3.我们知道:满足“SSA”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满足“SSA”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相等的角是直角)是否全等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引入新课)
【教学与建议】教学:在复习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建议:教师可进一步设计一般三角形“SSA”与直角三角形“SSA”证明是否全等.
命题角度1 依据“HL”补充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斜边)一个条件,则需补充斜边(直角边)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例1】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答案不唯一,如AC=AD或BC=BD__.
命题角度2 利用“HL”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HL”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一般三角形不适用.
【例2】如图,已知AC⊥BD,垂足为点O,若AO=CO,AB=CD,则Rt△AOB≌Rt△COD,理由是(A)
A.HL B.SAS
C.ASA D.AAS
【例3】如图,已知∠C=∠D=90°,BC与AD交于点E,AC=BD.求证:△ACB≌△BDA.
证明:∵∠C=∠D=90°,∴△ACB和△BDA是直角三角形.在Rt△ACB和Rt△BDA中,
∴Rt△ACB≌Rt△BDA(HL).
【例4】如图,AB⊥BD,CD⊥BD,AD=BC.
求证:(1)AB=CD;
(2)AD∥BC.
证明:(1)∵AB⊥BD,CD⊥BD,
∴∠ABD=∠CDB=90°.
在Rt△ABD和Rt△CDB中,
∵AD=CB,BD=DB,
∴Rt△ABD≌Rt△CDB(HL),
∴AB=CD;
(2)∵Rt△ABD≌Rt△CDB,
∴∠ADB=∠CBD,∴AD∥BC.
命题角度3 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对应边、角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证明方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计算或证明.
【例5】如图,在△ABC中,∠C=90°,DE⊥AB于点E,BE=BC.如果AC=6,那么AD与DE的长度和为__6__.
【例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点D,CE⊥DE于点E.若B,C在DE的同侧且AD=CE.求证:AB⊥AC.
证明:∵BD⊥DE,CE⊥DE,∴∠ADB=∠AEC=90°.
在Rt△ABD和Rt△CAE中,
∴Rt△ABD≌Rt△CAE(HL).∴∠DBA=∠EAC.
∵∠BAD+∠DBA=90°,∴∠BAD+∠EAC=90°,
∴∠BAC=180°-(∠BAD+∠EAC)=90°,∴AB⊥AC.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HL)判定方法.
2.学会运用“斜边、直角边(HL)”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证明.
▲重点
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难点
灵活运用五种方法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活动1 新课导入
1.有__两角__和它们的__夹边__对应__相等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__角边角__”或“__ASA__”.
2.有__两角__和其中一角的__对边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__角角边__”或“__AAS__”.
3.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不一定__全等.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41 思考.
提出问题:
(1)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什么?请说出它们的共同点;
(2)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外,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就能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42 探究5.
提出问题:
(1)你能画出Rt△A′B′C′吗?怎么画?用什么方法?
(2)将画好的Rt△A′B′C′剪下,比一比,看一看,它能否与Rt△ABC重合?
(3)根据上面的探究,你能否得出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__斜边__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__HL__”.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SSS__、__SAS__、__ASA__、__AAS__、__HL__.HL只适用于__直角三角形__,对于一般三角形不适用.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42 例5.
例2 如图,已知AB=CD,DE⊥AC于点E,BF⊥AC于点F,且BF=DE.求证:AB∥CD.
证明:∵BF⊥AC,DE⊥AC,∴∠AFB=∠CED=90°.
在Rt△ABF和Rt△CDE中,
∴Rt△ABF≌Rt△CDE(HL),∴∠BAF=∠DCE,∴AB∥CD.
例3 如图,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点F,且有BF=AC,FD=CD,试说明BE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BE⊥AC.理由如下:∵AD⊥BC,
∴∠ADB=∠ADC=90°.
又∵BF=AC,FD=CD,
∴△BDF≌△ADC(HL),∴∠DBF=∠DAC.
又∵∠DAC+∠C=90°,∴∠EBC+∠C=90°,∴BE⊥AC.
练习
1.教材P43 练习第1,2题.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如图,AD=BC,∠C=∠D=90°,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C)
 A.∠DAE=∠CBE          B.CE=DE
 C.△DAE与△CBE不一定全等 D.∠1=∠2
    
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s,当△ABP和△DCE全等时,t的值为(C)
 A.1 B.1或3 C.1或7 D.3或7
5.如图,已知CE⊥AB,DF⊥AB,AC=BD,CE=DF.求证:AC∥BD.
证明:∵CE⊥AB,DF⊥AB,∴∠CEA=∠DFB=90°.又∵AC=BD,CE=DF,∴Rt△ACE≌Rt△BDF(HL),∴∠A=∠B,∴AC∥BD.
◆活动5 课堂小结
1.“斜边、直角边(HL)”的认识.
2.“斜边、直角边(HL)”的运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44 习题12.2第7,8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