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 角的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 角的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教案

资源简介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
●置疑导入 如图是小勋制作的风筝,他根据AB=AD,BC=DC,不用度量就知道AC是∠DAB的平分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以风筝为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SSS”判定全等,得到AC是∠DAB的平分线.
●置疑导入 用折纸的方法作角平分线时,将∠AOB对折,再折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展开(如图所示),观察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两条直角边PD,PE与该角的两边有什么关系?你能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吗?你能证明这个性质吗?请用数学符号描述此性质.
【教学与建议】教学:动手折纸使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及性质.建议:运用教具(或动画)直观地进行讲述,提出探究的问题.
命题角度1 角的平分线的作图
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其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例1】如图,铁路OA和铁路OB交于O处,河道AB与铁路分别交于A处和B处,试在河岸上建一座水厂M,要求M到铁路OA,OB的距离相等,则该水厂M应建在图中什么位置?请在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解:作∠AOB的平分线交AB于点M,即M处为水厂的位置.
命题角度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角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线段长度或面积.
【例2】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CD=4,AB=11,则△ABD的面积等于(B)
A.30 B.22 C.44 D.10
      
【例3】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7,则点P到BC的距离是__3.5__.
【例4】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90°,DE⊥AB于点E,BD=DF,求证:CF=EB.
证明:∵AD平分∠BAC,∠C=90°,DE⊥AB,
∴DE=DC.
在Rt△CDF和Rt△EDB中,
∴Rt△CDF≌Rt△EDB(HL).
∴CF=EB.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让学生学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2.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3.让学生学会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
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难点
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活动1 新课导入
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48 两个思考之间的内容.
提出问题:
(1)你知道怎么画一个角的平分线吗?
(2)在作图过程中为什么要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
(3)为什么OC是∠AOB的平分线?理论依据是什么?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48 第2个思考.
提出问题:
(1)通过测量PD,PE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在OC上再多取几个点试一试,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3)通过上面的探索你能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吗?
(4)你能证明这个性质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提出问题:
(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有哪些?
(2)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步骤是什么?
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折叠法和__尺规作图法__.
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__相等__.
3.一般情况下,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明确命题中的__已知__和__求证__;(2)根据题意,画出__图形__,并用数学__符号__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__证明过程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B=∠C.
证明:∵AD平分∠BAC,DE⊥AB,DF⊥AC,
∴DE=DF,∠BED=∠CFD=90°.
在Rt△BDE和Rt△CDF中,
DE=DF,DB=DC,
∴Rt△BDE≌Rt△CDF(HL),
∴∠B=∠C.
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过点C作CE⊥AB于点E,且CD=CB,∠ABC+∠ADC=180°.
求证:AE=(AB+AD).
证明:过点C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AC平分∠BAD,CE⊥AB,CF⊥AD,∴CE=CF.
又∵CD=CB,∴Rt△CEB≌Rt△CFD(HL),∴DF=BE.
∵CE=CF,AC=AC,∴Rt△AEC≌Rt△AFC(HL),
∴AF=AE,∴DF=AF-AD=AE-AD.
∵BE=AB-AE,DF=BE,
∴AE-AD=AB-AE,∴AE=(AB+AD).
练习
1.教材P50 练习第1题.
2.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于点E,且AB=6 cm,则△DEB的周长为(B)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3.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C)
 A.8 B.6 C.4 D.2
4.如图,已知OD平分∠AOB,P是OD上一点,在OA,OB边上取OA=OB,PM⊥BD,PN⊥AD,垂足分别为M,N.求证:PM=PN.
证明:∵OD平分∠AOB,∴∠1=∠2.
又∵OA=OB,OD=OD,
∴△AOD≌△BOD(SAS),∴∠3=∠4.
∵PM⊥DB,PN⊥DA,∴∠DMP=∠DNP.
又∵DP=DP,∴△DMP≌△DNP(AAS),
∴PM=PN.
◆活动5 课堂小结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1.作业布置
(1)教材P51 习题12.3第1,2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