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 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画轴对称图形●归纳导入 如图,观察下列剪纸的形成过程并填空: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__形状__、__大小__完全一样.(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__对称点__.(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垂直平分__.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也就是说这两部分是对称的.怎样作轴对称图形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吧!【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剪纸感受对称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建议:从剪出的图案中,分析图案对称特点.●置疑导入 准备两张半透明的纸.1.在纸的左边部分,画出左手印,把这张纸左右对折后描图(如图①),打开对折的纸进行观察,这两个手印成轴对称吗?如果成轴对称,你能画出对称轴吗? 2.如图②,在纸上画△ABC,在旁边任意画一条直线l,分别作出顶点A,B,C到直线l的垂线段,然后将纸沿直线l对折,描出△ABC及顶点到l的垂线段,打开对折的纸进行观察.你能从中悟出怎样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对称图形吗?【教学与建议】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性质.建议: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探究活动,从而归纳出作图的方法.命题角度1 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的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例1】如图是由一个小半圆、一个大半圆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请你以直线l为对称轴,把图形补成轴对称图形.解:如图所示.【例2】在图中,画出△A′B′C′,使△A′B′C′与△ABC关于l成轴对称图形. 解:如图所示.命题角度2 利用轴对称的作图与性质解决问题(1)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全等;(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刻“隐藏”在对称图形中.【例3】如图,桌面上有M,N两球,若要将M球射向桌面的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N球,则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是(D)A.点A B.点BC.点C D.点D【例4】如图,点P在∠AOB内.请按要求解决以下问题.(1)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M,N,连接MN分别交OA,OB于点E,F;(2)若△PEF的周长为16,求MN的长. 解:(1)如图所示;(2)MN=16.命题角度3 折叠问题中的轴对称折叠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它主要分为两类:(1)一类是图形的折叠问题,一般是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沿某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折叠,求角的度数.(2)另一类是折纸问题,大多是将一个正方形纸片,经过几次轴对称折叠,挖取其中的一小部分,观察展开后的图形,观察得到的是哪种图案.【例5】如图,取一张薄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底边上的高线对折,按上面方式再次对折,然后沿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将其平铺,得到的图形应该是(A)【例6】如图,将△ABC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若AB=9,BC=6,则△DNB的周长为(A)A.12 B.13 C.14 D.15【例7】如图,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120°__.镜子中的轴对称——如何读镜子中看到的时钟和时间从镜子里观察到的时钟的像与时钟上下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于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时间.方法一:“反看正读法”,从题目纸的背面看镜中的时间,采用常规的读数方法即可得出实际时间.方法二:“12扣除法”,将镜中时钟上的时间按常规读出后,再用12减去这个时间即可得出实际时间.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指导学生能熟练画出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轴对称图形.2.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重点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特征,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难点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活动1 新课导入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1)你能猜出整个图案的形状吗?(2)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由点组成的,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对应点便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如何作出点A,B,C,D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呢?◆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67 图13.2-1.提出问题:(1)认真观察,左脚印和右脚印有什么关系?(2)左脚印和右脚印在形状和大小上有什么关系?(3)右脚印上的任意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否一定在左脚印上?(4)图中的线段PP′与直线l是什么关系?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67 例1.(1)确定一条线段需要几个点?你能作出AB关于直线l对称的线段吗?(2)确定一个三角形需要几个点?如何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B′C′?(3)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4)已知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画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__形状__、__大小__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__对称点__;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垂直平分__.2.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__点__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__对称点__,连接这些__对称点__,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已知:如图,已知△ABC,过点A作直线l.求作:△A′B′C′,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解:如图,分别作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再依次连接AB′,B′C′,C′A,则△AB′C′即为所求.例2 如图,图中的几个灯笼都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试画出每次变换的对称轴.解:如图,分别找出两个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画出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可.例3 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1C1;(2)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求多边形ABCC1B1的面积.解:(1)如图,△AB1C1即为所求;(2)多边形ABCC1B1的面积为×6×3+×(2+6)×1=9+4=13.练习1.教材P68 练习第1,2题.2.如图,△AOD关于直线l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则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 A.∠1=∠2 B.∠3=∠4 C.l垂直平分AB,且l垂直平分CD D.AC与BD互相平分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BC′交AD于点E.(1)若∠DBC=22.5°,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有多少个?(2)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如果没有,也请说明理由.解:(1)5个;(2)有,△BCD≌△BC′D,△ABE≌△C′DE,理由略.◆活动5 课堂小结1.轴对称图形的特点.2.作已知图形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1.作业布置(1)教材P71 习题13.2第1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