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3 积的乘方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3 积的乘方教案

资源简介

14.1.3 积的乘方
●归纳导入 观察下面的计算过程,仿照第(1)小题的过程填写每一步的理论根据:
由(1)(2)(3)的化简,得出:
(1)(2×3)7=27×37;
(2)(2×3)m=2m×3m;
(3)(ab)n=anbn.(n是正整数)
【归纳】积的乘方等于积的__每一个因式__分别__乘方__,再把所得的幂__相乘__.
【教学与建议】教学:学生自己分析计算的结果并进行讨论,归纳积的乘方法则.建议:学生语言描述若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设计成填空形式.
●置疑导入 在手工制作课上,小明做了一个正方体的模型,已知其棱长为2×102 mm,求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表面积为6×(2×102)2 mm2.
体积为(2×102)3 mm3.
怎样计算这两个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计算方法.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设置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建议:教学中类比前面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学习过程,总结归纳出新的规律.
命题角度1 直接利用积的乘方法则计算
(1)积的乘方中底数必须是乘积的形式.
(2)当底数含有“-”号时,应将其视为“-1”,作为一个因式,防止漏乘.
【例1】计算(-3a3)4的结果是(D)
A.-3a7 B.21a7 C.-81a12 D.81a12
【例2】计算,结果正确的是(C)
A.x2y5 B.-x2y6 C.x2y6 D.-x2y6
【例3】将(2×102)3写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是__8×106__.
命题角度2 综合利用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在进行幂的运算时要正确运用性质,注意运算顺序.幂的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先算积的乘方,再算幂的乘方,最后算同底数幂的乘法.
【例4】计算:(1)(x4·y2)3;(2)(anb3n)2+(a2b6)n;
(3)[(3a2)3+(3a3)2]2.
解:(1)原式=x12y6;
(2)原式=a2nb6n+a2nb6n=2a2nb6n;
(3)原式=(27a6+9a6)2=(36a6)2=1 296a12.
命题角度3 逆用幂的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当由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值或直接求值较复杂时,逆用am+n=am·an(m,n都是正整数),amn=(am)n=(an)m(m,n都是正整数),anbn=(ab)n(n为正整数)这些法则简便计算.
【例5】计算(-)2023×()2023等于(D)
A.0.8 B.-0.8 C.1 D.-1
【例6】计算:(1)(-9)5×(-)5×()5;
(2)(-0.125)12×(-)7×(-8)13×(-)8.
解:(1)原式=[-9×(-)×]5=25=32;
(2)原式=(-)12×(-8)12×(-8)×(-)7×(-)7×(-)
=[(-)×(-8)]12×(-8)×[(-)×(-)]7×(-)
=1×(-8)×1×(-)=.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通过计算、观察,理解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推导过程.
2.正确地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3.经过知识模块的专题训练,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重点
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
逆用积的乘方法则.
◆活动1 新课导入
1.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__乘方__.
2.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不变__,指数__相加__,即am·an=__am+n__(m,n都是正整数).
3.幂的乘方,底数__不变__,指数__相乘__,即(am)n=__amn__(m,n都是正整数).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97 探究.
提出问题:
(1)怎样计算(ab)2和(ab)3?能否将ab看作一个整体,根据乘方的意义转化成同底数幂的乘法?
(2)在计算(ab)2和(ab)3的过程中运用到哪些运算律?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3)观察上面计算出的结果,能得出什么规律?
(4)如果将指数改为n,上面的规律还存在吗?对n的取值有什么要求呢?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计算:×52 019.
提出问题:
上面已经学习了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否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将×52 019转化成,再进行计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__乘方__,再把所得的幂__相乘__,即(ab)n=__anbn__(n为正整数).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逆用:anbn=__(ab)n__(n为正整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97 例3.
例2 计算:(1)82 020×0.1252 020;(2)×32 021;(3)0.2510×220;(4)×494.
解:(1)原式=(8×0.125)2 020=1;
(2)原式=×(32)1 010×3=×3=3;
(3)原式=0.2510×(22)10=(0.25×4)10=1;
(4)原式=-×78=-×77×7=-×7=-7.
例3 (1)已知xn=2,yn=3,求(x2y)2n的值;
解:(x2y)2n=(xn)4·(yn)2=16×9=144;
(2)已知n为正整数,且x3n=2,求(2x3n)2+(-3x2n)3的值.
解:原式=4(x3n)2-27(x3n)2=-23(x3n)2=-23×22=-92.
练习
1.教材P98 练习.
2.计算(ab2)3的结果,正确的是(A)
 A.a3b6 B.a3b5 C.ab6 D.ab5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D)
 A.a3-a2=a B.a2·a3=a6 C.(3a)3=9a2 D.(a2)2=a4
4.计算×(1.5)2 021×(-1)2 021的结果是(D)
 A. B. C.- D.-
5.(1)若n为正整数,且x2n=3,则(3x3n)2=__243__;
 (2)若(x3)5=215×315,则x=__6__.
◆活动5 课堂小结
1.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逆用:anbn=(ab)n(n为正整数).
1.作业布置
(1)教材P104 习题14.1第1(5)(6),2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