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置疑导入 如图,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截直线AC所得到的线段AB与BC相等吗?那么在直线A′C′上所截得的线段A′B′与B′C′有什么关系?【教学与建议】教学:让学生通过试验来体会——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这组平行线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的数学事实.建议:运用印有等距离平行线的作业纸和刻度尺做试验.●情景导入 如图,有一块形状为直角梯形的草地,周围均为水泥直道,两个拐角A,B处均为直角,草地中间另有一条水泥直道EF垂直于AB,垂足为E.已知AE长a m,EB长b m,DF长c m.怎样求CF 这节课我们将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解决.【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图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建议:小组讨论探究.命题角度1 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作判断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判断线段间的关系.【例1】(1)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B)A.EG=4GC B.EG=3GCC.EG=GC D.EG=2GC (2)如图,l1∥l2∥l3∥l4,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①②③④⑤__.(填序号)①=;②=;③=;④=;⑤=.命题角度2 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计算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解决图形中的线段长度问题.【例2】(1)如图,AD∥BE∥CF,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AB=1,BC=3,DE=1.2,则DF的长为(B)A.3.6 B.4.8 C.5 D.5.2 (2)如图,AD∥BE∥CF,AC,DF相交于点O,OA∶OB∶BC=4∶8∶3.若DF=45,则OF的长为__33__.命题角度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与几何图形综合应用,灵活借助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线段长度问题.【例3】(1)如图,点E为AC的中点,点F在AB上,且AF∶AB=2∶5,F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D,则EF∶ED=__1∶5__. (2)如图,在△ABC中,D,E分别在BC,AC上,且DC∶BD=1∶3,AE∶EC=2∶1,AD与BE相交于点F,则AF∶FD=__8∶3__.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2.熟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解决相关问题.▲重点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的应用.▲难点成比例线段中定理的推导证明.◆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经测量,AB=BC=CD,AA1∥BB1∥CC1∥DD1,那么A1B1和B1C1相等吗?◆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在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m,n于格点A1,A2,A3,B1,B2,B3.问题1:你能求出线段A1A2,A2A3,A1A3,B1B2,B2B3,B1B3的长度吗?问题2:计算与,与,与的值,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三组比值相等.(2)如果改变平行线的位置,上面问题2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多媒体出示)问题1:将l2向下平移到如图的位置,直线m,n与l2的交点分别为A2,B2,上面问题2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试着算一算.如果将l2平移到其他位置呢?问题2:如果没有方格纸做背景,在平面上任意作三条平行线,用它们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成比例吗?归纳:两条直线被一组__平行线__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__成比例__.几何语言:如图,∵a∥b∥c,∴=,=,=. ↓ ↓ ↓ = = =【探究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推论如果改变被截直线的位置,这些成比例线段还成立吗?(多媒体出示)如图①,直线a∥b∥c,分别交直线m,n于点A1,A2,A3,B1,B2,B3.过点A1作直线n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b,c于点C2,C3(如图②),图②中有哪些成比例线段? 图②中的成比例线段有:=,=,=.问题1:上面三组成比例线段你是如何得到的?问题2:这些成比例线段来自什么图形?如果把这个图形单独拿出来,这些成比例线段还成立吗?归纳: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__相交__,截得的对应线段__成比例__.几何语言:如图,∵DE∥BC,∴=,=,=. ↓ ↓ ↓ = =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 (教材P83例题)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EF∥BC.(1)如果AE=7,EB=5,FC=4,那么AF的长是多少?(2)如果AB=10,AE=6,AF=5,那么FC的长是多少?【方法指导】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解:(1)∵EF∥BC,∴=.∵AE=7,EB=5,FC=4,∴AF===;(2)∵EF∥BC,∴=.∵AB=10,AE=6,AF=5,∴AC===,∴FC=AC-AF=-5=.例2 如图,在△ABC中,若BD∶DC=CE∶EA=2∶1,AD和BE交于F,则AF∶FD=__3∶4__.【方法指导】先利用BD∶DC=2∶1作辅助线DH∥BE,这个条件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推论解决问题.解:过点D作DH∥BE交AC于H,∴==2,∴EH=CE.∵BD∶DC=CE∶EA=2∶1,∴AE=CE=EH,∴==,即AF∶FD=3∶4.◆活动4 随堂练习1.如图,在△ABC中,DE∥BC,AD=4,BD=8,AE=2,则CE的长为(D)A.9 B.6 C.3 D.4 2.如图,已知AB∥CD∥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 B.=C.= D.=3.如图,已知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AC,BC边上的点,DE∥BC,EF∥AB,且AD∶BD=3∶5,那么CF∶BC等于(A)A.5∶8 B.3∶8 C.3∶5 D.2∶5◆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教学说明:观察并讨论推理等活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作业:课本P84习题4.3中的T1、T3、T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探索结论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说理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