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相似多边形●归纳导入 下列每组图形形状相同吗?每组图形中边与角分别有什么关系?【归纳】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各角分别__相等__、各边__成比例__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图形的比较,归纳相似多边形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导入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建议:强调相似多边形定义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各角分别相等;二是各边成比例.●类比导入 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有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等,我们称之为相似图形.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了解相似王国里的一个伟大家族——相似多边形(板书课题).【教学与建议】教学:收集相似图形的信息,体会相似图形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自然引出课题——相似多边形.建议:让学生口答图片的异同,教师补充.命题角度1 利用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判断相似多边形具备的两个关键点:①各角分别相等;②各边分别成比例.【例1】(1)已知矩形ABCD中,AB=4,BC=3,下列四个矩形中与矩形ABCD相似的是(A)(2)下列各组图形中相似的有__①②__.(填序号)①放大镜下放大后的图象和原来的事物;②幻灯片的底片与投影在屏幕上的画面;③天空中两片白云的照片.命题角度2 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计算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例2】(1)一个五边形的边长分别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五边形的最大边长为24,则这个五边形的最短边长为(B)A.6 B.8 C.10 D.12(2)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中,AB=3,BC=5,∠D=50°,A′B′=6,要使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B′C′=__10__,∠D′=__50°__.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掌握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概念.2.利用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3.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根据相似比进行相关的计算.▲重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难点如何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观察以下三组图形,每一组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师展示课件(播放动画)在这两个多边形中,是否有相等的内角?夹相等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归纳:1.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2.相似用“∽”表示,读作“相似于”.例如,在上图中,六边形ABCDEF与六边形A1B1C1D1E1F1相似,记作六边形ABCDEF∽六边形A1B1C1D1E1F1.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例如,五边形ABCDE∽五边形A1B2C1D1E1,对应边的比=====,因此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1B1C1D1E1的相似比为k1=,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的相似比为k2=.讨论:下面每组图形形状相同,它们的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对应边呢?(1)正三角形ABC与正三角形DEF;(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 归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探究2】相似多边形的判定1.想一想:(1)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吗?任意两个正方形呢?任意两个正n边形呢?(2)任意两个菱形相似吗?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图①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吗?为什么?图②中的两个图形呢?与同伴交流. 如果两个多边形不相似,那么它们的各角可能对应相等吗?它们的各边可能对应成比例吗?归纳:相似多边形必须同时具备两点: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 一块长3 m、宽1.5 m的矩形黑板如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 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让学生先判断,分组讨论,再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判断)【方法指导】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矩形相似.解:不相似.理由如下:内边缘矩形长3 m,宽1.5 m,外边缘所成的矩形长为3+0.075×2=3.15(m),宽为1.5+0.075×2=1.65(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的长之比为=,宽之比为=.∵≠,∴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不相似.例2 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1=__70°__,AD=__28__. 【方法指导】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相等,对应角相等可得.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1=∠B=70°,=.即=,解得AD=28.◆活动4 随堂练习1.如果六边形ABCDEF∽六边形A′B′C′D′E′F′,∠B=75°,则∠B′的度数是(C)A.15° B.25° C.75° D.105°2.△ABC∽A′B′C′,相似比为,且AC=3,BC=4,AB=5,则A′C′=__5__,__B′C′__=____,A′B′=____,∠C′=__90°__.3.课本P87随堂练习T1.解:(1)相似.理由如下:∵==1.5,且矩形的每个内角均为90°,∴该组两个矩形相似;(2)不相似.理由如下:∵≠,∴该组两个矩形不相似.◆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这节课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教学说明: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性质的运用中,通过观察、类比提高数学思维.作业:课本P88随堂练习T2,P88习题4.4中的T1、T2、T3.本节课设置大量的图片,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折纸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