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类比导入 问题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有哪些?(1)__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__.(2)__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__.问题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想一想判定三角形相似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教学与建议】教学: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用类比的思想去猜想其他的判定方法.建议:学生类比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猜想“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悬念激趣 脑筋急转弯:用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猜一数学图形)提出问题:在放大镜下看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边长变化了吗?角度变化了吗?两个图形的形状改变了吗?【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脑筋急转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展示了: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建议:提问: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命题角度1 利用三边成比例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例1】下列数据分别表示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可用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是(C)A.3,2,4与6,8,12 B.2,4,5与4,9,12C.1,,与5,, D.3,4,5或2.5,1,2命题角度2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常用的方法:定义法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题时根据题意灵活选择,综合运用.【例2】如图,在△ABC中,AB=AC=2,BC=4.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DF分别交边AB,AC和BC所在的直线于点D,E,F.(1)求线段BF的长;(2)求AE∶EC的值.解:(1)过点A作AH⊥BC于点H.∵AB=AC=2,∴BH=CH=BC=×4=2.∵DF垂直平分AB,∴BD=AB=,∠BDF=90°,∴∠BDF=∠BHA.又∠B=∠B,∴△FBD∽△ABH,∴=,即=,∴BF=5;(2)过点C作CG∥AB交DF于点G.∵BF=5,BC=4,∴CF=1.∵CG∥BD,∴==.∵CG∥AD,∴===5.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2.会用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来判断、证明及计算.▲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难点判定定理的推导及运用.◆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如图,如果要判定△ABC与△A′B′C′相似,是不是一定需要一一验证所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关系?可否用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通过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的比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我们猜想的“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吗?做一做:请与同桌合作,分别画△ABC与△A′B′C′,使,和都等于给定的值k.设法比较∠A与∠A′的大小.△ABC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探究2】你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出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三种方法吗?文字语言: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如图,在△ABC与△DEF中,∵==,∴△ABC∽△DEF.归纳: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探究3】(1)如图,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2)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 cm,9 cm,7.5 cm,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8 cm,10 cm,12 cm,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拓展提升:如图,△ABC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归纳:已知两个三角形三边的大小,要判断它们是否相似,看最短(长)边与最短(长)的比是否成比例.◆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 (教材P94例3)如图,在△ABC和△ADE中,==,∠BAD=20°,求∠CAE的度数.【方法指导】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及其应用.解:∵==,∴△ABC∽△ADE(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AC=∠DAE.∴∠BAC-∠DAC=∠DAE-∠DAC.即∠BAD=∠CAE.∵∠BAD=20°,∴∠CAE=20°.例2 如图为三个并列的边长相同的正方形,试说明:∠1+∠2+∠3=90°.【方法指导】运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E,CE,DE的长度(用λ表示),求出△BEC与△BDE的三边之比,证明△BEC∽△BDE,再借助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λ,由勾股定理,得BE2=λ2+λ2,CE2=(2λ)2+λ2,DE2=(3λ)2+λ2,∴BE=λ,CE=λ,DE=λ,∴==,同理可求:=,=,∴==,∴△BEC∽△BDE,∴∠2=∠BED.∵∠1=∠BED+∠3,且∠1=45°,∴∠1+∠2+∠3=90°.◆活动4 随堂练习1.甲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则甲、乙两个三角形(A)A.一定相似 B.一定不相似C.不一定相似 D.无法判断是否相似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 cm,7.5 cm,9 cm,△DEF的一边长为4 cm,当△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C)A.2 cm,3 cm B.4 cm,5 cmC.5 cm,6 cm D.6 cm,7 cm3.课本P94随堂练习.解:(1)△ABC与△DEF不相似.∵==2,=,==,∴△ABC与△DEF不相似;(2)△ABC∽△EFD.∵=2,=2,=2,∴==,∴△ABC∽△EFD.◆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这节课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是什么?教学说明: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勤动手、勤动脑.作业:课本P95习题4.7中的T1、T2、T4.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对于例题、练习,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需要合作探索的内容让学生大胆动手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