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 黄金分割●归纳导入 如图,学生以手中的标准五角星为操作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1)从图中找出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2)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比不同的相似三角形.小亮认为,=,=.你同意他的看法吗?(3)黄金分割的意义: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__=__,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__黄金分割点__,AC与AB的比叫做__黄金比__,近似数为__0.618__.(4)你能找出五角星图中有哪几个黄金分割点吗?【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五角星,动手操作及量一量活动,探究黄金分割的定义.建议: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景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图画和建筑物,例如:古埃及胡夫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之比都接近于0.618.“蒙娜丽莎的微笑”的魅力所在是画面中处处有黄金分割.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踮起脚?为什么身材苗条的时装模特还要穿高跟鞋?为什么她们会给人感到和谐、平衡、舒适、美的感觉?它们都用到了黄金分割原理.【教学与建议】教学:用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美丽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好奇的环境中产生探索黄金分割特征的兴趣.建议: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黄金分割图形,以便理解黄金分割的特征.命题角度1 理解黄金分割的定义要说明一个点是某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可以证明这个点把原线段分成的两部分满足“较长比整体等于较短比较长”,也可证明这个点把原线段分成的长短两部分满足“较短比较长等于”.【例1】(1)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C)A.AB2=AC·CB B.CB2=AC·ABC.AC2=CB·AB D.AC2=2AB·BC(2)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则AC∶AB为(D)A. B.C. D.或命题角度2 利用黄金分割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将现实中的问题转移到数学问题中,借助黄金分割的性质来解决相关计算问题.【例2】(1)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 cm,则它的宽约为(A)A.12.36 cm B.13.6 cm C.32.36 cm D.7.64 cm(2)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如图,若舞台AB的长为20 m,则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__7.6__m处,如果他向B点再走__4.8__m,也处在比较得体的位置.(精确到0.1 m)命题角度3 利用黄金矩形求边长在黄金矩形中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矩形仍是黄金矩形,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例3】如图,一般书本的纸张是原纸张多次对开得到的,矩形ABCD沿EF对开后,再把矩形EFCD沿MN对开,依此类推.若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那么等于(B)A.0.618 B. C. D.2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2.会判断某一点是不是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3.能对黄金分割进行简单应用.▲重点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难点黄金分割的应用.◆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课件:神奇的金字塔建筑美丽的大自然摄影迷人的芭蕾舞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优美的图画和建筑,例如古埃及金字塔、大自然摄影、芭蕾舞,这些图形的边长之间的比都接近某一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如图,动手量一量,五角星图案中,线段AC,BC的长度,再计算与的值,你有什么发现?解:=.【探究2】一般地,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__C__叫做线段__AB__的黄金分割点,__AC__与__AB__的比叫做黄金比.【探究3】一条线段有几个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时,黄金比=,所以一条线段有__两__个黄金分割点.◆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 (教材P96例4)根据上图,计算黄金比.【方法指导】黄金分割的定义.解:由=,得AC2=AB·BC.设AB=1,AC=x,则BC=1-x.∴x2=1×(1-x),即x2+x-1=0.解这个方程,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所以黄金比=≈0.618.例2 如何找到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已知线段AB,按照如下方法画图:(1)经过点B作BD⊥AB,使BD=AB;(2)连接DA,在DA上截取DE=DB;(3)在AB上截取AC=AE,则点C就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提出问题:为什么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方法指导】设AB=2,分别求出AC和BC的长,并计算和的值.解:AB=2,则BD=DE=AB=1.∴AD==,∴AC=AE=AD-DE=-1,∴BC=AB-AC=2-(-1)=3-,∴AC2=(-1)2=6-2,AB·BC=2×(3-)=6-2.∴AC2=AB·BC,即=.∴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例3 在人体躯干与身高的比例上,肚脐是理想的黄金分割点,即比值越接近0.618越给人以美感.小明的妈妈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为0.60,她的身高为1.60 m,她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方法指导】想要看起来更美,则鞋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之比应为黄金比,此题应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再求高跟鞋的高度.解:设肚脐到脚底的距离为x m,根据题意,得=0.60,解得x=0.96.设穿上y m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则=0.618.解得y≈0.075,而0.075 m=7.5 cm.故她应该穿约为7.5 cm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活动4 随堂练习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 B.点C叫做AB的黄金分割点C.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D.AC=BC2.小明同学发现自己一本书的宽与长的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10 cm,则它的宽约为(A)A.6.18 cm B.6.80 cmC.16.18 cm D.3.82 cm3.如图,扇子的圆心角为α,余下扇形的圆心角为β,α与β的比通常用黄金比来设计,这样的扇子造型美观,若取黄金比为0.6,则α=__135°__.4.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D的中点E,连接EB,延长DA到点F,使EF=EB.以线段AF为边作正方形AFGH,点H在AB上,如图所示.(1)求线段AH,BH的长;(2)求证:AH2=AB·BH;(3)根据(2)中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黄金分割点吗?解:(1)E为AD的中点,∴AE=1.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得BE2=AE2+AB2=12+22.∴BE=,∴EF=BE=.∴AF=-1.∵四边形AFGH是正方形,∴AH=AF=-1,∴BH=AB-AH=2-(-1)=3-;(2)AH2=(-1)2=6-2,AB·BH=2×(3-)=6-2,∴AH2=AB·BH;(3)H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什么是黄金分割,黄金比是什么?教学说明: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应用美,会制作黄金分割图形.作业:课本P98习题4.8中的T1、T3、T4.经历黄金分割的引入及黄金分割点的探究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过程,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在实际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