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情景导入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如图,现在要将一块矩形绿地扩大,长、宽各增加x m.若扩大后的绿地的面积为936 m2,求长、宽各增加的长度.
【教学与建议】教学:用来源于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建议: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方程实例,以便理解等量关系.
●归纳导入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80 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4 8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
分析:设各角应切去边长为x cm的正方形,则可表示无盖方盒的长是(100-2x)cm,宽是(80-2x)c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00-2x)(80-2x)=4 800.整理,得x2-90x+800=0.
【归纳】只含有__一个未知数x__的__整式__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__ax2+bx+c=0(a,b,c为常数,a≠0)__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图形的变化感受等量关系的确定,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建议: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三个关键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整式方程;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
命题角度1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③整式方程.
【例1】(1)下列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C)
A.ax2+bx+c=0 B.y2-x=1
C.x2-1=0 D.+x2=1
(2)下列方程:①3x2=x-1;②+x2=4;③=1;④(2x-1)(x-2)=2x2-1;⑤3x2=2x(x-1).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①⑤__.(填序号)
命题角度2 辨识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及其系数
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确定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常数项.
【例2】(1)写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①3x2-2x+1=0;②5x(x-2)=4x2-3x.
解:①依次是3x2,3,-2x,-2,1;②依次是x2,1,-7x,-7,0.
(2)将方程2(t-2)=(t+1)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一般形式为t2+5=0,二次项为t2,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为0,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5.
命题角度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求待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求待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例3】(1)若关于x的方程(a-2)xa2-2-2x-5=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D)
A.a= B.a=± C.a=2 D.a=-2
(2)当实数m满足条件__m≠-4__时,(m+4)x2-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命题角度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找准等量关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4】(1)今年某市计划扩大城区绿地面积,现有一块长方形绿地,它的短边长为40 m,若将短边增长到与长边相等(长边不变),使扩大后的绿地的形状是正方形,且面积比原来增加500 m2.设原来绿地的长边为x m,则可列方程为(A)
A.x2-40x=500 B.x2+40x=500
C.(x-40)2=500 D.x2-1 600=500
(2)已知三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和是371,设第二个奇数为x,则依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__(x-2)2+x2+(x+2)2=371__.
命题角度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这类题目一般先把方程的根代入方程再求字母或代数式的值.
【例5】(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2=0有一个根为2,则k的值为(B)
A.-2 B.-1 C.1 D.2
(2)若m是方程2x2-3x-5=0的一个根,则6m2-9m+2 023=__2__038__.
命题角度6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估算
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方程的解夹在方程左边的代数式的值大于0和小于0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中间.
【例6】(1)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判断方程2x2-x-2=0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D)
x 1.1 1.2 1.3 1.4
2x2-x-2 -0.68 -0.32 0.08 0.52
  A.1.1C.1(2)填表并回答问题:
x -2 -1 0 1 2 3 4
x2-5x+6 20 12 6 2 0 0 2
x2-4x+2 14 7 2 -1 -2 -1 2
  ①根据上表可知方程x2-5x+6=0的根是__x1=2,x2=3__;
②根据上表可知方程x2-4x+2=0的根x的值介于__0与1__、__3与4__之间.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重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难点
在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如何确定一次项和常数项.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一个面积为120 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 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解:设苗圃的宽为x m,则长为(x+2)m.
根据题意,得x(x+2)=120.
所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这个方程便是即将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多媒体出示)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 m,宽为5 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 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如果设所求的宽度为x 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探究2】(多媒体出示)观察等式102+112+122=132+142.你还能找到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如果将这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设为x,那么怎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余四个数?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探究3】
(多媒体出示)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你能计算出滑动前梯子的底端距墙的距离吗?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 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活动总结】由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方程:
(1)__(8-2x)(5-2x)=18__;
(2)__x2+(x+1)2+(x+2)2=(x+3)2+(x+4)2__;
(3)__(x+6)2+72=102__.
化简得2x2-13x+11=0,x2-8x-20=0,x2+12x-15=0.
归纳:上面的方程都是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x的__整式__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__ax2+bx+c=0(a,b,c为常数,a≠0)__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bx,c分别称为__二次项__、__一次项__和__常数项__,a,b分别称为__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__.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 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
(1)7x2-6x=0; (2)2x2-5xy+6y=0;
(3)2x2--1=0; (4)=0;
(5)x2+2x-3=1+x2.
【方法指导】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进行判定.
解:(1)(4)是一元二次方程;(2)含两个未知数;(3)不是整式方程;(5)不含ax2这一项.
例2 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2k+2=0,当k__≠±1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__=-1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法指导】当k2-1≠0,即k≠±1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2-1=0时,且2(k-1)≠0时,即k=-1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活动4 随堂练习
1.把方程-5x2+6x+3=0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可变为(C)
A.x2+x+=0 B.x2-6x-3=0
C.x2-x-=0 D.x2-x+=0
2.一元二次方程(x+1)2-x=3(x2-2)化成一般形式是__2x2-x-7=0__.
3.把方程(1-3x)(x+3)=2x2+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是:5x2+8x-2=0,其中二次项是5x2,二次项系数是5,一次项是8x,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2.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你这节课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教学说明: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作业:1.课本P32中的随堂练习.
2.课本P32习题2.1中的T1、T2、T3.
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