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资源简介

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情景导入 在新城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测量土地时,发现了一块正方形土地和一块长方形土地,长方形土地的宽和正方形土地的边长相等,长方形土地的长为90 m,测量人员说:“正方形土地面积是长方形土地面积的.”你能帮助工作人员计算一下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
[分析]如果设正方形土地的边长为x m,根据题意,得3x2=90x,在解此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来解决,那么,一元二次方程除了上述解法外,还有其他解法吗?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板书课题: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与建议】教学:回顾已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探求更简便的解法,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建议:利用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怎样解答.
●类比导入 (1)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①x2-5=0;②3x2-5x-1=0;③(x+2)2-9=0.
(2)如果a·b=0,则a=0或b=0,你能用这个知识点解下面的方程吗?它与(1)有什么区别?
①x(x-10)=0;②(x-2)(x+3)=0;③(3x-1)(2x+4)=0.
【教学与建议】类比以前学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所要达到的形式,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探究中.建议:在练习中让学生求解方程后说明自己选择对应方法的理由.
命题角度1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2次降为1次,其结果的形式是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
【例1】(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①x2-4x-12=0;②3(x-2)2=x(x-2).
解:①x1=6,x2=-2;②x1=2,x2=3.
(2)解方程:(x+2)(x-2)=x+2.
解:两边同除以(x+2),得x-2=1. ①
所以x=3. ②
以上解答错在第__①__步,正确的答案是__x1=-2,x2=3__.
命题角度2 用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优先考虑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配方法和公式法.
【例2】(1)解一元二次方程y2-2y=288比较适合的方法是(B)
A.直接开平方法 B.配方法
C.公式法 D.因式分解法
(2)将下列方程的序号填在相应解法的后面:①2(x-1)2=8;②(x-2)2+x2=4;③x2-2x-1=0;④x2-x+=0.使用下列解法比较适合的是:
直接开平方法__①__;配方法__③__;公式法__④__;因式分解法__②__.
命题角度3 用因式分解法解决问题
此类题一般是应用因式分解法和几何知识求解.
【例3】(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2x-15=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A.12 B.13 C.14 D.15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5x+6=0的两根,则它的周长是__7或8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能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重点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难点
根据方程的具体特征灵活选取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复习: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5x2-4x=__x(5x-4)__;
(2)x2-4x+4=__(x-2)2__;
(3)4x(x-1)-2+2x=__2(x-1)(2x+1)__;
(4)x2-4=__(x+2)(x-2)__;
(5)(2x-1)2-x2=__(3x-1)(x-1)__.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小颖、小明、小亮都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2=3x.但他们的解法各不相同:
小颖:由方程x2=3x,得x2-3x=0.
这里a=1,b=-3,c=0.
∵b2-4ac=(-3)2-4×1×0=9>0,
∴x=.即x1=3,x2=0,∴这个数是3或0.
小明:方程x2=3x两边同时约去x,得x=3,
∴这个数是3.
小亮:由方程x2=3x,得x2-3x=0,
即x(x-3)=0.于是x=0,或x-3=0.
∴x1=3,x2=0,∴这个数是3或0.
1.解法分析:
(1)以上三种解法对吗?为什么?
(2)三种解法分别用的是什么方法?
(3)小亮的解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变形?利用这种方法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4)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因式分解法吗?对于这道题,哪种解法更简便?
2.归纳: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小亮的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47例题)解下列方程:
(1)5x2=4x;   (2)x(x-2)=x-2.
【方法指导】先让学生观察第(1)个方程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试着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期间可以做出必要的引导,如:移项要使“=”号的右边为“0”;分解因式要先判断是否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先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利用“若ab=0,则a=0或b=0”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x2=;
(2)原方程可变形为
x(x-2)-(x-2)=0,
(x-2)(x-1)=0.
x-2=0,或x-1=0.
∴x1=2,x2=1.
例2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x+5)=5(x+5); (2)3x2=4x+1; (3)5x2=4x-1.
【方法指导】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若没有具体的要求,应尽量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去解.能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的,选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若不能用上述方法,可用公式法求解.在用公式法时,要先计算b2-4ac的值,若b2-4ac<0,则判断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没有特殊要求时,一般不用配方法.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3x(x+5)-5(x+5)=0,(x+5)(3x-5)=0,x+5=0,或3x-5=0,
∴x1=-5,x2=;
(2)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3x2-4x-1=0.
这里a=3,b=-4,c=-1.
∵b2-4ac=(-4)2-4×3×(-1)=28>0,
∴x===,
即x1=,x2=;
(3)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5x2-4x+1=0.
这里a=5,b=-4,c=1.
∵b2-4ac=(-4)2-4×5×1=-4<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活动4 随堂练习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x-4)=0;
(2)4x(2x+1)=3(2x+1);
(3)4(x-1)=(x-1)2;
(4)x(x+2)=4+2x.
解:(1)x1=-2,x2=4;(2)x1=-,x2=;(3)x1=1,x2=5;(4)x1=-2,x2=2.
2.一个数平方的2倍等于这个数的7倍,这个数是__0或__.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7,第三边长是方程x(x-7)-10(x-7)=0的一个根,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解方程x(x-7)-10(x-7)=0,
得x1=7,x2=10.
∵当x=10时,3+7=10,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x2=10不合题意,舍去.∴x=7,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7+7=17.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教学说明: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养成及时练习反馈的习惯.
作业:课本P47习题2.7中的T1、T2、T3.
经历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积极探索方程不同的解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交流发现最优解法,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