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情景导入 同学们玩过悠悠球(如图①)吗?大家在玩悠悠球时是否想到过它在转动过程中还包含着数学知识呢?图②是悠悠球在转动的一瞬间的剖面示意图,从中你能抽象出什么样的数学图形?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悠悠球抽象出几何模型,并进一步导入切线长及切线长定理.建议: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悠悠球,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归纳导入 [操作]第一步:在透明纸上画出⊙O,并画出过⊙O上点A的切线PA,连接PO.第二步: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并用笔标出与点A重合的点,记为点B(如图).问题:(1)PB是⊙O的切线吗?(2)判断图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发现:PA=PB,∠APO=∠BPO.【归纳】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__两条__切线,它们的切线长__相等__,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__平分__两条切线的夹角.【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数学条件,进而解决问题.建议:学生操作并思考回答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命题角度1 切线长定理的运用在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构建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例1】(1)如图,PA,PB分别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若∠BAC=35°,则∠P的度数为(D)A.35° B.45° C.60° D.70° (2)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且AB=10,CD=12,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44__.命题角度2 三角形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常与切线长定理结合使用,注意内心与外心、重心的区别.【例2】(1)如图,在△ABC中,∠A=60°,点I是△ABC的内心,则∠BIC的度数为(C)A.112° B.110° C.120° D.130° (2)如图,在△ABC中,∠C=90°,AC=3,BC=4,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__1__.三角形的“心”我们经常说要做个“有心”的人,在多边形的世界里,三角形就是一个非常“有心”的图形.三角形共有五种“心”.(1)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2)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圆心的简称;(3)内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内切圆圆心的简称;(4)垂心:三条高的交点,垂心的位置随三角形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5)旁心:三角形旁切圆圆心的简称,它是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和其他两个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显然,任何三角形都有三个旁切圆,三个旁心.当且仅当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重心、外心、内心、垂心”四心合一,称为正三角形的中心.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通过动手操作、度量、猜想、验证,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知道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2.通过对例题的学习,养成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三角形内切圆的计算问题.◆活动1 新课导入1.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怎样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答:三种,d>r,相离;d=r,相切;d2.你觉得这几种位置关系哪种最特殊?为什么?答:相切,略.◆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99 探究.(1)判断△PBO与△PA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PAO≌△PBO;(3)由△PAO≌△PBO,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99 思考.提出问题:(1)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具有什么性质?(2)如何确定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请画出△ABC的内切圆.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__切点__之间的线段长叫做切线长.2.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__相等__,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两条切线__的夹角,这就是切线长定理.3.与三角形各边都__相切__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4.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__三条角平分线__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__内心__,它到三边的距离__相等__.◆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100 例2.例2 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了如下办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30°的三角板和一个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径,若三角板与圆相切且测得PA=5 cm,求铁环的半径.解:设圆心为O,连接OA,OP.∵三角板有一个锐角为30°,∴∠PAO=60°.又∵PA与⊙O相切,∴∠OPA=90°,∴∠POA=30°.∵PA=5 cm,∴OP=5 cm.即铁环的半径为5 cm.例3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BC为⊙O的直径.(1)求证:AC∥OP;(2)若∠APB=60°,BC=8 cm,求AC的长.解:(1)连接OA.∵PA,PB分别切⊙O于点A,B,∴OA⊥PA,OB⊥PB,OP平分∠APB,∴∠PAO=∠PBO=90°,∠APO=∠BPO,∴∠POA=∠POB.∵OA=OC,∴∠OAC=∠OCA.∵∠BOA=∠OAC+∠OCA,∴∠BOA=2∠OCA,∴∠POB=∠OCA,∴AC∥OP;(2)连接AB.易证△PAB为等边三角形,∴∠PBA=60°.由(1),得∠PBO=90°,∴∠ABO=30°.∵BC为⊙O的直径,∴∠BAC=90°.∵BC=8 cm,∴AC=4 cm.练习1.教材P100 练习第1,2题.2.如图,过⊙O外一点P引⊙O的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是A,B,OP交⊙O于点C,点D是优弧上不与点A、点C重合的一个动点,连接AD,CD.若∠APB=80°,则∠ADC的度数是( C )A.15° B.20° C.25° D.30° 3.如图,点O是△ABC的内切圆的圆心,若∠BAC=80°,则∠BOC等于( A )A.130° B.120° C.100° D.90°4.如图,⊙O切△ABC的边BC于点D,切AB,AC的延长线于点E,F,若△ABC的周长为20,则AE=__10__.◆活动5 课堂小结切线长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1.作业布置(1)教材P101~102 习题24.2第6,11,14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