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 概率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 概率教案

资源简介

25.1.2 概率
●情景导入 在一次彩票销售活动中,商家悬挂一幅标语:中奖率1%,欢迎大家购买!小明见了,高兴地对伙伴们说:“只要我购买100张彩票,就一定能中奖!”小明说得对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常见的彩票中奖率,导入概率的概念.建议:教学中,可通过抽签或摸球的方式展示活动.
●置疑导入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2个白球和3个红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小明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
问题:(1)小明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2)如果将每个球都编上号码,分别记为1号球(白)、2号球(白)、3号球(红)、4号球(红)、5号球(红),那么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3)如果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叫做概率,你知道摸到白球的概率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体会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建议:实际操作摸球游戏,体验“等可能性”.
命题角度1 概率的意义
随机事件刻画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就是概率.
【例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B.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C.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D.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
(2)某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D)
A.能中奖一次 B.能中奖三次
C.至少能中奖一次 D.中奖次数不能确定
命题角度2 直接用公式求概率
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例2】(1)从A,B,C三个同学中选2名代表学校到省里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A被选中的概率是(C)
A. B. C. D.1
(2)有两把不同的锁和三把钥匙,其中两把钥匙能打开同一把锁,第三把钥匙能打开另一把锁.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的一把锁,一次能打开锁的概率是__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能正确理解概率的定义.
2.能够求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重点
正确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
根据概率的定义求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活动1 新课导入
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__必然事件__.
2.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__不可能事件__.
3.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__随机事件__.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130~131.
提出问题:
(1)问题1中抽出的纸团里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
(2)问题2中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几种可能?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
(3)以上两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特征?
(4)你能求出问题1中“抽到奇数”这个事件的概率吗?你认为问题2中“向上一面的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5)请思考P(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6)P(A)=1,P(A)=0各表示什么事件呢?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概率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__概率__,记为__P(A)__.
2.概率公式: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共有n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__概率__为__P(A)=__.
3.在下图中的对话框中分别填写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由上图可知:事件A的取值范围为__0≤P(A)≤1__.
当P(A)=__1__时,事件A为必然事件;
当P(A)=__0__时,事件A为不可能事件.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31 例1.
例2 教材P132 例2.
例3 教材P133 例3.
练习
1.教材P133 练习第1,2,3题.
2.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个,她从中随机抽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 C )
 A.     B.     C.     D.
3.如图,一个转盘被分成7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种.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则指针指向红色的概率为____.
4.如图是一个转盘,小王和小赵在做游戏,两人各转动这个转盘一次,若指针落在红色上面,则小王得1分;若指针落在白色上面,则小赵得1分;若指针落在黄色上面,双方均不得分,重新再转,问这个规则对双方公平吗?
解:由于在四个等可能结果中,红色占两种情况,白色占一种.所以小王获胜的概率为,小赵获胜的概率为.所以游戏不公平.
◆活动5 课堂小结
1.概率的定义.
2.概率的求法.
1.作业布置
(1)教材P134 习题25.1第2,3,4,5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