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设计课 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第 4单 元 第 6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 课 教 师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转化成小数以及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会用转化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2.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善于分析、合理推理,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过程中,沟通数学与小数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难点: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知道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反之小数化成分数时,只要根据小数的意义直接改写就可以了。核心素养 通过习题练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教学辅助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乌龟和蜗牛是好朋友,它们分别住在花园的东边和西边。这天,它们都从家出发去找对方,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相遇了,这时乌龟爬了米,蜗牛爬了0.7米,现在它们到哪家去玩更近一些呢?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二、知识链接—构“联系” 2.看图填数。 揭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01:探究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李娟和张玲用彩带各做了一个中国结。李娟用了0.5米,张玲用了米。 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那么谁用的彩带长呢?想想要想知道谁用的彩带长,就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反馈:就是比较0.5和的大小。 师:一个是小数,一个是分数,你准备怎么比较呢?分组交流。 反馈: 我们是先估一估,再比较的。 0.5米是1米的一半, 米超过了1米的一半,所以0.5<。 我是把化成小数。 =3÷4=0.75 0.75大于0.5,所以0.5<。 师:这两种方法都不错,那么你能在直线上描点表示这两个数,再比一比吗? 课件出示: 反馈: 0.5< 答:张玲用的彩带长。 师:观察上面比较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师:那么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引导学生得出: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师:那么你能用刚学到的知识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吗?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学会善于分析、合理推理。】 课件出示: 把、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总结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易错点: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任务02:探究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师: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大家能够把分数化成小数,那么小数又怎么化成分数呢? 课件出示:把0.3、0.13、0.213化成分数。 师提示:0.3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 师: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引导学生得出:两位小数可以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写成千分之几。 师:那么现在你能把0.13、0.213化成分数吗? 师: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呢? 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化成分数,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写成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基础训练 把、、化成小数。 2. 把 0.9、 0.47、 0.63 化成分数。 (二)学以致用 3.在直线上面的 里填分数,下面的 里填小数。 4. (三)能力拓展 5.(2022.江苏苏州.期末)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小明跳了米,小军跳了1.05米,小刚跳了米,请给他们排个名次。 6.(2022.江苏盐城.期末)小明收集树种,第一周收集了12.5千克,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千克,他两周共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五、作业布置—拓“延伸”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2.完成分层作业。板书 设计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0.5< 0.3= =3÷4=0.75 0.13= 0.75>0.5 0.213= 分子除以分母 分数 小数 直接写成分数教学 反思 1.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安排猜想、探索等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比较的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